阅读历史 |

30. 洪荒雏形:碎混沌重组的世界法则(1 / 2)

加入书签

在洪荒世界的源头,存在着一种超越一切形态的本源状态——混沌。彼时无天无地,无始无终,唯有混沌之气在无序中翻腾,蕴含着万象生灭的可能,却无任何法则可依。

所谓“碎混沌”,是混沌本源自我演化的必然:混沌之气在极致的压缩与碰撞中骤然崩裂,如同天幕碎裂,化作亿万道混沌碎片。这些碎片并非虚无,而是承载着混沌最本源的“理”——既有构成物质的“质素”,也有驱动变化的“力源”,更有区分虚实的“界性”。

碎片散落的瞬间,重组便已开始。这不是刻意的编排,而是本源之力的自然归序:

- 携带“阴”之质素的碎片相互吸引,聚合成沉凝的“地”之基;携带“阳”之质素的碎片轻盈上浮,化作清透的“天”之幕,此为“天地初分”,奠定了洪荒的空间法则雏形——虚实有别,上下有序。

- 碎片中蕴含的“力源”在碰撞中分化:有的相互排斥,形成“斥力”,让天地间留出虚空;有的相互牵引,形成“引力”,让物质得以凝聚,这便是“力之法则”的开端,约束着万物的聚散。

- 而“界性”碎片则在天地之间划出界限:内为“洪荒域”,是碎片重组的核心区域,能量相对稳定;外为“混沌海”,残留着未完全重组的混沌余波,法则紊乱,成为洪荒与混沌的缓冲带,此为“界域法则”的雏形,区分了内外虚实。

随着重组的深入,更精密的法则在碎片的交织中诞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