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龙宇论道源”与大道天道的层级之分(2 / 2)
三、天道:世界之规,域内之堤
最后,龙宇指向那枚灰濛濛的光点。光点落地,化作一道半透明的“墙”,墙内浮现出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的虚影,正是未来洪荒世界的雏形。墙面上,无数细小的符文流转,与大道巨网的符文相似,却更具体、更“死板”。
“此为‘天道’。”龙宇道,“若大道是覆盖所有水域的‘洋流总纲’,那天道便是某一片‘湖泊’的‘堤岸’。它是大道在具体世界的‘分序’,是为约束某一世界内的万物而设的‘域内规则’。”
他指尖点向那道“墙”:“譬如未来的洪荒世界,诞生之初,大道会衍生出一套适配它的规则——规定日月轮转的周期,划定山川海河的界限,甚至约束生灵的寿元、修为的上限……这便是洪荒的天道。它就像湖泊的堤岸,既防止湖水泛滥(世界崩塌),也限制了湖水的流向(万物的发展轨迹)。”
玄空虚影若有所思:“那天道与大道的区别,在于‘范围’和‘灵活性’?”
“正是。”龙宇赞许,“大道超世界、超法则,天道则局限于某一世界;大道容得下‘逆’,天道却惧‘逆’——因为堤岸若破,湖泊便会干涸。是以,天道‘无情’,它只认‘平衡’,为了守住世界的稳定,不惜牺牲个体的存亡。”
他看向混沌深处,似已预见未来:“譬如某一日,洪荒世界的生灵修为过强,威胁到世界本身,天道便会降下‘量劫’,以毁灭一部分生灵的方式,维持整体的平衡。这并非天道恶,而是它作为‘堤岸’的本能——它不懂怜悯,只懂‘存续’。”
空间魔神再次开口,语气带着探究:“那‘源’与天道的层级,孰高孰低?”
“天差地别。”龙宇直言,“‘源’是‘无’,天道是‘有’之‘末’;‘源’衍化一切,天道只是一切中的‘一域之规’。甚至可以说,天道是‘源’之衍化的‘副产品’——先有世界,后有天道;先有‘源’,后有世界。”
他指尖一弹,那道“堤岸”虚影突然剧烈震动,仿佛要崩塌。龙宇并未干预,只是道:“天道会随着世界的变化而调整,甚至可能被强大的存在‘修改’。未来若有生灵掌控了洪荒世界的核心,便能影响天道规则——譬如以自身意志替代部分规则,让天道成为‘傀儡’。”
这话一出,混沌中一片哗然。先天神魔们虽不知“傀儡”为何物,却能听懂“掌控天道”的含义——那意味着成为某一世界的绝对主宰。
龙宇却话锋一转:“但天道再变,也跳不出大道的‘总纲’;大道再广,也离不‘源’的‘初息’。就像堤岸可以加固、改道,却不能脱离洋流的总方向;洋流再变,也离不开那片‘初始之海’。”
四、层级定论:源为根,道为纲,天为域
论道至尾声,龙宇站起身,源盘悬浮于脚下,大道巨网与天道堤岸的虚影在他身侧流转,最终皆汇入源盘之中,化作三道交织的光纹。
“总结而言,三者层级若金字塔:”
“最底层,是‘天道’——域内规则,随世界生灭而变,无情,重平衡,是‘有’之‘末’。”
“中层,是‘大道’——万域总纲,超世界而存,有情,重永续,是‘有’之‘纲’。”
“最顶层,是‘源’——无生无灭,先于一切而在,忘情,包万象,是‘有’与‘无’之‘根’。”
他目光扫过混沌深处:“‘源’生大道,大道生天道;天道护世界,世界映大道,大道显‘源’威。此三者,便是万物衍化的‘骨’与‘血’。”
话音落下,混沌中响起无数神魔的吸气声。他们看向龙宇的目光,已从最初的“同辈道友”,变成了“超脱者”——能将这等本源道理解析得如此透彻,龙宇的境界,显然远超他们。
玄空虚影颤声道:“师尊(此时已默认龙宇为师),那您……”
龙宇低头,看向源盘上的光纹,轻声道:“我便是‘源’的化身。生于鸿蒙,证道于‘源’,既在万物中,又在万物外。”
刹那间,混沌气流剧烈翻腾,大道符文在他周身亮起,天道虚影在他脚下臣服。三千先天神魔中,已有半数朝着龙宇的方向躬身——这不是畏惧,而是对“本源”的本能敬畏。
龙宇并未阻止,只是抬头望向混沌之外的虚无。他知道,这场论道不仅是为了点化玄空与神魔,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他既是“源”,便要承担起“源”的责任:守护衍化的永续,平衡大道与天道的冲突,让万物在“无”与“有”的循环中,寻得各自的“道”。
而此刻埋下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鸿钧合道成为天道傀儡,是天道“可被操控”的印证;罗侯逆道而亡,是天道“惧逆”的体现;甚至后世的量劫、世界崩塌与重生,皆逃不过“源”、大道、天道这三层级的铁律。
混沌深处,玄空虚影望着龙宇的背影,将“源为根,道为纲,天为域”十二字刻入残魂深处。这十二字,不仅是今日论道的精髓,更是未来鸿蒙宗传承的核心教义——而他,作为龙宇的首徒,将成为这教义的第一任守护者。
(本章完,约7600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