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两桌菜里的山河·六六大顺国运昌(1 / 2)
石家的车队刚拐过长安街,就被人潮堵在了路口。
黑色的轿车像被潮水围住的礁石,车窗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却挡不住玻璃上印出的涌动人影——那是宋家一家人,正被裹挟在攒动的人头里,艰难地往地铁站挪。
宋思远的拐杖早没了章法,杖头的绒布磨掉了一角,露出里面的木头茬,在人群里磕磕绊绊。
李楠盛的帆布包彻底变了形,刚才为了护着父亲,包带被扯断了一根,她只能用胳膊夹着,里面的面包渣顺着破口往下掉,混着鞋底的尘土。
宋融的羽绒服被挤得皱成一团,肩膀上沾着片别人掉落的红叶,是刚才从广场带出来的,此刻像枚狼狈的勋章。
宋婉柔的头发乱得像团草,早上精心梳的马尾早就散了,几缕碎发粘在汗湿的额头上。她手里的小国旗杆断了半截,塑料碴硌着掌心,却还是紧紧攥着——旗面被踩出了好几个脚印,红色褪成了浅粉,可那五角星的轮廓,在夕阳下依然看得清。
宋子谦的运动鞋彻底成了“拖鞋”,鞋带断了一根,他干脆把鞋跟踩在脚下,光着半截脚踝在人群里蹚,脚后跟磨出的红印子,隔着袜子都看得真切。
“往这边!”宋融突然喊了一声,拽着父亲往路边的公交站牌挤。那里的人稍稀些,李楠盛赶紧把父亲往广告牌后护,自己背对着人流,像堵单薄的墙。
宋婉柔被后面的人推了一把,撞在站牌上,后腰传来一阵钝痛,可她第一反应是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早被挤碎了,裂纹像张蛛网,却还存着刚才拍的方阵视频,画面抖得厉害,声音里混着她自己的哽咽。
隔着不到十米的距离,石家的车队里,林燕青正对着镜子拢头发。保镖刚把发簪擦干净,递过来时还带着白手套,她小心翼翼地插回发髻,对着车窗理了理红旗袍的下摆——袍子上连个褶皱都没有,金丝线绣的五角星在夕阳下闪着光。
石无痕靠在椅背上,指尖转着那枚纪念币,苏晴正用湿巾擦着他皮鞋上的浮尘,擦得锃亮,连鞋跟的棱角都透着规整。
“前面好像堵死了。”司机低声汇报。石世峰透过车窗看了眼外面,宋家人正挤在站牌下喝水,李楠盛从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矿泉水瓶,给父亲喂水时,瓶口的水珠顺着老人的下巴往下滴,宋融赶紧掏出纸巾去擦,动作慌乱却仔细。他收回目光,对司机说:“不急,让他们先过。”
宋婉柔突然抬头,正好对上石家车窗里的视线。她下意识想把断了的国旗藏到身后,手却顿住了——石无痕对着她微微点头,苏晴甚至朝她举了举手里的纪念币,阳光从车窗缝里漏出来,在币面上晃出一道光,刚好落在她攥着国旗的手上。
人群又往前涌了涌,宋家姐弟被挤得撞在一起,宋子谦的胳膊肘顶在姐姐后腰的疼处,宋婉柔“嘶”了一声,却笑了出来。
她看见父亲正对着石家的车挥手,拐杖举得老高,杖头的木头茬在夕阳下闪着光,像举着什么了不起的宝贝。
李楠盛也看见了,赶紧帮丈夫把歪了的围巾系好,动作里带着点不好意思,却又挺直了背,仿佛刚才那个在人群里狼狈护着家人的女人,突然有了种说不出的体面。
石家的车缓缓启动时,宋婉柔突然对着车窗挥了挥手里的半截国旗。林燕青看见那面磨破的旗子,突然把自己的发簪摘下来,对着窗外晃了晃——珍珠缺口的地方,正对着那面褪色的红,像两团不一样的光,在晚高峰的车流里,轻轻碰了一下。
宋融终于把父亲护上了地铁台阶,李楠盛数着台阶上的裂纹,念叨着“回家得用热水泡泡脚”。
宋子谦突然说:“姐,你看,石家的车在等红灯呢。”
宋婉柔抬头望去,黑色的轿车在车流里很显眼,却没了刚才的疏离感,倒像和他们一样,正慢慢融进这带着烟火气的黄昏里。
当石家众人回到别墅时,一股浓郁的菜香扑鼻而来。佣人已经准备好了一桌66道菜,寓意着国家事事大顺,国强民富。
红木长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精致无比,仿佛一件艺术品。
正中央是一道“龙腾四海”,整尾东星斑卧在青花瓷盘里,鱼身上的鳞被片成龙鳞状,浇着金红色的鲍汁,鱼头高昂,仿佛要一飞冲天,象征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
“66道菜,每一道都饱含着我们对国家的祝福。”张妈笑着揭开最后一个砂锅,里面的佛跳墙冒着热气,海参、鲍鱼、鱼翅在浓汤里若隐若现,“这锅汤熬了三天三夜,用的是老鸡、火腿、瑶柱吊的底,就等大家回来品尝了。”
林海霸走到桌边,看到一道名为“万国来朝”的冷盘,不禁眼前一亮。盘子中央用三文鱼、北极贝、金枪鱼拼成了一个地球仪,四周摆着十二道不同国家的风味小菜,日本的芥末章鱼、法国的鹅肝酱、俄罗斯的酸黄瓜等,最外围还用胡萝卜雕了一圈五角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