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章 阅兵前奏——繁华落尽烟火间(2 / 2)

加入书签

蔡琳珊咬着唇笑,手里的数位板笔却没停:“她不是兼着财务吗?估计也怕咱们扎堆请假,活儿没人干。”

王哥把报表往文件夹里一塞,指节捏得发白:“我这报销单递了三周了,每次问都说‘系统卡’,我看是她钱包卡吧。”

正骂着,程晓东从办公室出来,领带松垮垮挂在脖子上,手里捏着车钥匙:“我先走了,啤酒海报的‘晚风感’今晚必须出两版,明早我要看。”他瞥了眼韩俊桌上的外卖盒,“吃完把垃圾扔了,别招蟑螂。”

门“砰”地关上,韩俊直接抓起个空易拉罐往墙角扔:“招蟑螂?我看他就是最大的蟑螂!”罐子撞在墙上弹回来,滚到杨明远脚边。

“就是!”王哥难得跟着爆粗,“天天就知道甩锅,客户那边他屁都不敢放,回头全冲咱们撒气!”他把计算器往桌上一拍,按键弹起来又落下,“祝他今晚开车掉沟里!”

蔡琳珊也跟着小声嘟囔:“祝他的啤酒客户突然改主意……”说完自己先红了脸,赶紧低头画稿子。

杨明远没骂人,只是把滚到脚边的易拉罐踢到垃圾桶旁。他看着屏幕上的“晚风感”啤酒海报,突然抓起桌上的便签本揉成球,狠狠砸向程晓东办公室的方向——没砸中门,掉在地毯上,像个泄了气的抱怨。

“扔!使劲扔!”韩俊又抓起个空水瓶,“反正今晚能回家,砸坏了算他的!”水瓶划过弧线,撞在门框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几人像是被点燃了开关,开始有一下没一下地扔东西:蔡琳珊扔了块用剩的橡皮,王哥扔了张废纸,杨明远扔了支没水的笔。东西落地的轻响混着键盘声,像场无声的发泄。

骂归骂,手里的活儿没停。韩俊把啤酒海报的背景调成渐变的靛蓝色,加了层模糊的光斑:“这算‘晚风’了吧?再不满意我就画个月亮砸他脑袋上。”

王哥核对着最后一笔报销金额,嘴里还在念叨:“最好让他明天堵车堵到中午,咱们能喘口气。”

蔡琳珊的父亲发来消息说想吃苹果,她赶紧让外卖跑腿送过去,备注里写“要甜的,别酸”,手指软得像怕父亲吃到一点涩味。

晚上十一点整,韩俊把最终版啤酒海报发进群,长舒一口气:“搞定!老子要回家睡棺材板了!”他抓起包就往外冲,走到门口又回头,“明远,你那白酒的收尾活儿用不用我留会儿?”

杨明远摇摇头:“不用,我弄完就走,你们先回。”

蔡琳珊和王哥也陆续收拾东西,蔡琳珊走到他身边时,把颗水果糖放在他桌上:“何大姐给的,说含着睡觉踏实。”王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熬太晚,明天你休息呢。”

办公室慢慢空了,只剩下杨明远一个人。他盯着屏幕上白酒海报的最终版,确认无误后发送,然后关掉电脑。收拾东西时,他看见桌角的那颗水果糖,是橘子味的,和何大姐昨天给的一样。

十二点零五分,杨明远锁上门,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亮了又灭。电梯下行时,他靠在轿厢壁上,突然想起明天可以休息——不用设闹钟,不用看程晓东的消息,不用琢磨“赛博复古”或“晚风感”。

走出写字楼,凌晨的风带着点凉意,吹得他打了个哆嗦,却也吹散了些昏沉。他抬头看了眼月亮,突然觉得今晚的星星比往常亮些。

明天休息。这个念头像颗糖,在嘴里慢慢化开,甜得他脚步都轻了些。

另一边,凌晨一点,别墅彻底静了。苏晴听着石无痕均匀的呼吸声,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艾草香和贝壳蜡烛的海味。

窗外的月光像层薄纱,盖在整栋房子上,仿佛在说:睡吧,明天的太阳会带着国旗的红,叫醒每一个期待的人。

黑暗里,她摸了摸枕头下的小国旗——是今天逛颐和园时买的,塑料杆上还缠着点金线。明天举着它看阅兵的样子,好像已经在梦里铺展开来,鲜活又明亮。

凌晨五点二十分,石家别墅的铜铃刚响过第一声,林海霸就带着一身寒气跨进了门槛。他身后跟着两个黑西装保镖,拎着的行李箱上还沾着机场安检的封条——原定9月1日的航班被三次熔断,最后绕经天津、搭军车才摸到京城,鞋跟碾过庭院青石板时,带起的霜粒簌簌落在雕花栏杆上。

“好家伙,这京城戒严比我当年守边疆还严!”林海霸扯了扯军绿色外套,露出里面绣着“海”字的缎面马甲,“高速口三步一岗,连后备箱垫都得翻过来查,我那盒给老爷子带的武夷岩茶,愣是被嗅探犬扒开了锡纸。”

石明皇早坐在紫檀木太师椅上等着,手里转着的蜜蜡佛珠停了停:“来了就好,你张叔昨晚还念叨,说当年五马攒营时,就你总爱抢他的压缩饼干。”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李经理正指挥着车队依次排开,黑色轿车的车窗都贴着特殊通行证,在晨雾里泛着哑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