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两味人间(1 / 2)

加入书签

走到长廊时,风突然大了些,吹得廊顶的风铃叮当作响。蔡师傅从包里拿出薄外套给石明皇披上:“老爷子仔细着凉,这廊子穿堂风硬。”

石明皇摸着外套上的盘扣笑:“还是你细心,跟当年在部队时一样。”

廊壁上的彩绘在风里明明灭灭,《八仙过海》里的铁拐李仿佛要从画里走下来,拐杖拄地的声音都像能听见。

石海霞对长廊的彩绘格外感兴趣,指着一幅《西游记》壁画:“这颜料是矿物调的,几百年都不褪色。”

导游凑近看:“您说对了!这朱砂是辰砂矿磨的,石绿是孔雀石,都是真宝贝。”

石无败在旁笑:“比林燕青的珍珠簪子还值钱?”

林燕青赶紧捂住发簪:“表哥,我的也值钱?”

石无败看她那护财的小模样,笑了笑没说话继续往前走。

快到听鹂馆时,林燕青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她红着脸拽苏晴的袖子:“我好像有点饿了。”

石无痕笑着揉她的头发:“刚说你胖,就饿了?”

竹篮里的荷花酥还带着余温,苏晴拿了块递给她,酥皮一咬就掉渣,豆沙馅里混着莲子的清香,甜得刚刚好。

午餐在园内的听鹂馆吃,桌子摆在葡萄架下,藤上的青葡萄坠得沉甸甸的。石无痕看了一眼时间,刚好是十一点四十五分。

张师傅特意带来的酱肘子切得薄如纸,配着荷叶饼吃,肉香混着葡萄的酸。葡萄架下的桌子铺着粗布桌布,印着淡淡的兰草纹。

张师傅端上一盘糟三样,糟鸡爪、糟毛豆、糟猪耳浸在琥珀色的卤汁里,透着股清冽的酒香。

“这糟卤是用绍兴黄酒泡的,”他给林燕青夹了块鸡爪,“解腻,配着肘子吃正好。”林燕青咬着鸡爪点头,油汁沾在嘴角,石海霞用手帕帮她擦了擦:“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石明皇喝着茉莉花茶,看着远处佛香阁的金顶在阳光下闪,忽然叹道:“以前看这园子,只觉得大,现在才懂,一砖一瓦都是日子堆出来的。”

苏晴看着石无痕帮她剥着莲蓬,莲子的青嫩混着茶的香,心里忽然透亮——所谓安稳,不就是晨光里的吐司、湖风里的茶、亲人身边的细碎叮嘱吗?

像这十七孔桥的晨光,不炽烈,却暖得能照进每个桥洞,把日子都染得亮堂堂的。

另一边,韩俊一边噼里啪啦敲着键盘,一边没停过嘴:“程晓东这‘炸裂感’形容得跟没说一样,烟花?我看他是想让咱们直接炸了电脑!”

嘴上骂着,却把蔡琳珊卡壳的配色方案调亮了三个度,“试试这个,饱和度拉满,再丑也能丑得‘炸眼’。”

蔡琳珊抿着嘴笑了下,眼眶还红着:“还是你厉害……”话音刚落,手机震了下,是护工发来的父亲输液照片,她赶紧打字回“麻烦多盯着点”,手指快得像怕被谁看见。

王哥对着报表唉声叹气:“这数我算第五遍了,陈姐昨天说的总数跟系统对不上,她倒好,拍屁股下班了,留我在这儿当计算器。”骂归骂,还是从抽屉里摸出老花镜戴上,笔尖在纸上划得沙沙响。

杨明远没力气吐槽,只是闷头改白酒海报的细节。客户说“老派”不够突出,他把瓶身的烫金字体加粗了两号,又添了道复古暗纹,程晓东路过时瞥了眼:“这才对味,就得有那种‘爷爷辈藏在床底的酒,开盖能香醒整条街’的劲儿。”

韩俊在旁边翻了个白眼:“他咋不说直接画个酒坛子?”但还是凑过来帮杨明远调了调暗纹的透明度,“这样不那么闷,骚气藏在细节里。”

一上午就在“吐槽-干活-再吐槽”的循环里磨过去。

十二点的钟声刚响,陈姐拿着考勤表从办公室出来:“今天午休准时,一点上班别迟到——当然,晚个二十分钟也没事。”

众人跟被抽了筋似的往电梯口挪,韩俊扶着腰直哼哼:“再这么坐下去,我这腰迟早得贴满膏药,到时候辞职报告直接写‘因工伤无法胜任拧螺丝(指拧鼠标)工作’。”

王哥揉着肩膀接话:“我这肩膀也快了,昨天抬了下打印机,现在动一下都咯吱响。”

蔡琳珊低头看着手机,突然说:“护工说我爸能喝点粥了,我点份外卖让她带给护工……”话没说完,韩俊直接抢过她的手机:“点三份,咱们也吃粥,省得下午胃里烧得慌。”

杨明远看着他们凑在一起选粥店,突然觉得这伙人挺有意思——嘴上骂得比谁都狠,手里的活儿却没耽误过,谁有难处了,也总有人不动声色地搭把手。

就像韩俊嘴上说“这破班谁爱上谁上”,却记得蔡琳珊父亲住院,记得杨明远胃不好;王哥抱怨陈姐甩锅,却还是一遍遍核对报表,怕出错连累大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