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她一个混血胡人(2 / 2)

加入书签

看来以后要改变他们,自己也得花不少时间。

“都起来,别把身上的力气磕没了,我们还要留着出去为族人们寻过冬的粮食。”上官绣想扶他们,又怕他们再吓到,只好改为虚扶。

阿拉真赶忙起身,生怕惹她不高兴,阿桑公也是扶着膝盖,哆哆嗦嗦起身,人刚站直,下一秒,老人家眼前一黑倒在地上。

他已经好几天没歇息,也好几顿省着给部落里的孩子吃,还要费心照顾上官绣。

现在上官绣醒来,他紧绷的神经一松,一口气没提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阿公!”

阿拉真眼疾手快将阿桑公放在在地上。

上官绣便道:“快将阿桑公放到床上歇息。”

阿拉真却摇摇头说:“不行,这是部落的规矩,奴隶绝不能用主人的东西。”

“而且”他欲言又止看着阿桑公头顶的白发,眼里闪过一丝悲伤。

老人。对,阿桑公是老人。

草原部落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到冬季时,各大部落为了多保存一口粮会选择遗弃老人。

“首领,就这样吧。”阿拉真道:“也许对阿桑公来说,还算是一件幸事。”

“至少他是死在部落,算是落叶归根。”

“幸事?”在她看来放弃一个在草原上,无论是经验和阅历都丰富的老牧民,根本是个愚蠢的行为。

上官绣瞬间目光骤沉,眉眼凌凛,声色俱厉道:“阿拉真,快将阿桑公放在床上,然后去请大夫来一趟!”

阿拉真被她的态度吓了跳,他还在犹豫,上官绣没有给他机会。

“还愣着干什么!速去速回!”说着她将阿桑公搬到床上

“阿拉真领命!”阿拉真这才出去找附近的大夫。

阿官部族人受上官夫人影响,说话时多多少少带点中原腔。

很快阿拉真带来一位神情傲慢的蒙古大夫,走进帐篷。

尤其是蒙古大夫见是个老人,傲慢的脸庞上十分不解,这么穷的部落竟还在照顾老人。

再看看部落的首领,样貌长得跟中原女子一样玉貌花容,鲜眉绛唇,但眉眼和鼻梁却和胡人那般深邃,蕴着一股锋锐生威的英气。

若不是她的眉眼明显,蒙古大夫还以为中原千金落魄到大草原上。

“混血胡人?”蒙古大夫盯着上官绣的脸道。

上官绣提醒他:“本首领让你来治病,不是查户籍的。”

蒙古大夫见她如此严肃,只好碎碎念几句给阿桑公诊脉。

旁边的阿拉真小声提醒道:“首领,草原上的大夫都是他这副德性,咱们忍忍吧。”

草原的资源本来就不丰富,尤其是医疗资源稀缺,僧多粥少,牧民对蒙古大夫的依赖性很高,再加上大多数部落都穷,让蒙古大夫经常收不上钱,便甩脸色给人看。

牧民多数都会笑脸相迎。要是遇到脾气更大的蒙古大夫,这些人会经常丢下病人不管,让人非死即伤。

上官绣听完嘴角一抽,真没医德,又见蒙古大夫把脉的姿势跟中医一样,估计是从中原那学的医术。

蒙古大夫好一阵子才说:“他是饥饿过度,气血不足所致的昏厥症。”

然后他随便掏了个方子,那方子是给饿出病的人准备的,因为草原上得这病的人很多。就跟季节性感冒一样。

“你们将这些药三碗煲成一碗,连服七天便好了。”蒙古大夫将汉方塞给上官绣,然后跟阿拉真喝声道:“我看完了,快把你家仅剩的羊羔拿来,我要带走。”

阿拉真连忙赔笑:“好的,好的。”

上官绣:

家里变得更穷了。

阿拉真请带着大夫出去后,回来时,这个威猛的汉子突然间老了几岁。

“阿拉真该花的还是要花,你不必如此沮丧。”上官绣拍着他肩安慰道。

阿拉真脸上强颜欢笑说:“首领您都醒了,相信咱们很快能找到过冬的粮食。”

“不就是一头小羊羔,顶多让孩子多喝点粥水,少喝点羊奶,羊奶那玩意又腥又稠。他们吃别的东西也能长大。”

上官绣:

上官绣颤巍巍收回手,觉得自己是个抢走孩子口粮的罪魁祸首。

“突然感觉心好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