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章(1 / 2)

加入书签

“我今日去除草,发现棉桃上长了虫子,已经抓了一天,可是根本抓不完!”刘满仓黑红的脸上都是焦急,丰收在即,这些可恶的虫子,却来破坏农人的心血,若不能快速地把虫子除掉,减产算是轻的,一不小心就要颗粒无收。

多亏刘家每个月那一两八,她们夫妻日子松乏了许多,田地里没活计的时候,他还能去山上捡菌子,卖了三两左右,家里日子一下子得到了改善,顿顿吃上碎米饭,偶尔还有余钱买点骨头熬汤解解馋,孩子小脸上长了肉,不再瘦得皮包骨头。

刘满仓是真心把刘家的田地,当成自己家的来照看,不,比自己家的还精心。棉花种子极其金贵,刘家放心的交给他管理,虫子不是在棉桃上打洞,是在他心口子上打洞,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他空有一把子力气,对付这些小虫子却半点没用,今儿在地里一朵一朵棉桃顺着检查找虫子,堪堪翻过半亩地,折回头去看,还是有虫子出没,几乎没把他折磨疯。

他惶然无措,刘家会不会怨怼他不好好干活。

站在院门口半响,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解释,踌躇不敢敲门。

刘青青一听,舒了口气,满仓叔这天塌下来的模样,差点没把她吓死,不在意的挥挥手:“嗨,没事,哪有不招虫子的庄稼。明儿我过去看看。”

她打量了一眼刘满仓裤腿上的泥,衣袖上的污渍,想来是才从地里回来,不由得心下感动,刘满仓是个实在肯干的长工,对于这样的下属,刘青青一向是亲和有礼的:“满仓叔还没吃饭的罢,快进屋,我们也才吃完,随便在我家对付一点,一面吃一面细说!”

刘满仓本想拒绝,又着急棉花的事,局促的跟着进了屋。

刘有山看见他很是开心:“满仓兄弟来了,快洗把脸,随便吃点。”

厨房已经收洗刷得干干净净,刘青青重新点了火,下了一海碗面条,煎了两个鸡蛋,热了热留着作宵夜的卤鸭杂。

因为刘家都是些半大的孩子,肚子饿得快,每晚都要吃宵夜,刘青青买了精面,加了碱和鸡蛋,兑上水后揉得光滑,刘慧兰擀得薄薄的,切细切短后晾干收在篮子里,吃的时候只要煮一盏茶的功夫就行,非常快捷方便。

刘满仓被刘有山按在椅子上,局促得手脚不知往哪放,嘴里连连道着不用麻烦,随便弄点红薯就行。

刘有山夹了一个鸭心到他碗里:“没事,他们平时也这样吃,不麻烦。”

雪白的面条上面,油汪汪的肉酱,翠绿的生菜,朱红色的茱萸油,金黄的鸡蛋,乳黄色的蒜泥,焦脆的菌子,还有酥脆的豌豆。

稍微一拌,让各种佐料充分沾染到每一丝面条,刘满仓嗦了一口,便再也停不下来。

面条柔软而筋道,入口回甘,满口浓香。

刘满仓一不小心,稀里哗啦干完一海碗,吃完后惊觉汤底都被他喝干了,为自己的粗鲁而羞赧,刘有山把鸭杂推到他面前,自己也捡了一个鸭肫嚼起来:“来,尝尝卤的鸭杂,家里自

己养的鸭子。”

刘青青倒了一杯菊蓟茶水给他。

嗯,菊蓟鲜嫩的花瓣芯全部被吃完了,老花瓣也有用,被她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晒干作茶泡水喝,清香扑鼻,回甘无穷,小孩也能喝。

刘满仓尝了一口,被里头的回甘吓得不敢再喝:“这茶水放了糖罢,不用这么客气,给我一杯水就行了,不是,不用水,我不渴!”

刘有山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满仓你这么客气作甚,这也不是茶,是阿青自己采的花瓣,不值当什么,你要觉得好,廊下还有许多,一会装一篮子回去喝,解渴!”

刘满仓既感动又羡慕,只觉得刘家的日子就像他梦中一样,如戏文里唱的,吃香的,喝甜的。

刘青青见他不紧张了,才慢悠悠询问:“满仓叔,棉花田里的虫子,是什么时候有的?”

说起田地来,刘满仓变得说话利索:“哎,前天去拔草还没有,昨天我去稻田里,今天到地里才发现的。”

刘青青叹道:“棉花地紧邻稻田,估计田里稻谷也生了虫子!”

“那行,满仓叔你也累了一天,先回去歇着,我明日去城里买点药,嗯,后日吧,后日麻烦你过来,帮我搬到田地里,杀灭害虫。”

刘有山送走满脸疑惑的刘满仓,急匆匆回来拉着她:“阿青,你又有什么鬼主意?买什么药?”

他不擅长种田,但在村子里过了一辈子,从来没见过哪家的庄稼生虫子,喝药水,又不是人。

祖祖辈辈,庄稼生了虫子都是靠两只手去抓,或者烧干草用烟熏,赶走虫子。可惜效果不咋的,能抓到的虫子,已经很大了,粮食都被吃掉了许多,烟熏的话,虫子会躲到土里边,过两天又爬回来。

一棵棵庄稼长到丰收要经历干旱,暴雨,霜降,有的时候还有冰雹,农人小心翼翼的浇水施肥盖草,仔细护着,好不容易要丰收了,这些可恶的害虫又来糟蹋粮食,真真可恨。

刘青青笑眯眯道:“人生病了,要喝药,庄稼生病了也要喝药。既然虫子吃庄稼,我们把虫子药死了就行。”

说得好有道理,可是怎么让虫子吃药,一只只灌么?

“阿爹你好笨,我们把药像毛毛雨那样,均匀洒在棉花枝叶上,虫子吃棉花啃叶子,不就把药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