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235章 林火旺同志,你糊涂啊!(1 / 2)
日本和中国一样,大部分都是以米饭为食。
甚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和西北等地,还有以面食为主粮的。
而日本岛内的民众,几乎都是吃米饭的。
所以,在日本如何煮好一锅米饭,那可是家庭主妇相当重要的一项技能。
在过去,电饭煲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时候,能将米饭给煮熟,而不是夹生饭,就已经是很不错的能力了。
倘若,能够精准的控制火候和水,将米饭煮得又香又软糯,绝对算得上是一项足以用来谋生的技能了。
按照后世日本民众的说法,那特么就得叫做“米饭仙人”了
所以……
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本人是最早想办法改进做饭的器具的。
比如,1923年,三菱电机就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饭锅的原型。
只不过,这时的电饭锅,主要是为了方便船上的船员们做饭使用的,并没有用在普通的人家,而且,效果也不是非常好。
直到1940年到1950年代初,三菱电机和松下电器等公司,才推出了内置加热线圈的家用电饭锅。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电饭锅,只能算得上是辅助做饭的帮手,还无法做到全自动做饭,仍然需要人工的监控,在恰当的时候断电。
倘若一时不察,忘记关电源的话,就会引发电饭锅过热,甚至引起火灾等严重的后果。
所以,这个时候的电饭锅也并没有在日本的本土上,进行大批量的普及。
直到1955年的时候,日本的东芝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家用全自动电饭煲,它采用了双层锅的结构,利用了水蒸气的原理,实现了自动煮饭。
从而解决了做饭过程当中,最令人头疼的温控问题。
自此,电饭煲才算得上一项成熟的家用电器,开始迅速的走进日本的千家万户,解放了许许多多连米饭都做不好的日本家庭主妇。
后续,东芝和松下等公司,不断的改进电饭煲。
给电饭
煲加上了定时的功能还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煮饭的效率。
但饶是如此到了1977年即便是日本国内最好的东芝电饭煲
这对于此时特别讲究工作效率的日本人来说依旧是一个比较漫长的等待时间。
尤其是不少日本的家庭主妇经常会因为忙活其他的家务而忘记了做米饭。
等到其他的菜之类的都做完家人也回来了却发现最重要的米饭没有做。
由此即便马上就洗米下锅用电饭煲煮米饭最快也还要等上二十多分钟才能吃上。
这一点小田次郎自己就感触颇深。
他的妻子是个马大哈经常是等到他下班到家以后才记起来没做米饭。
因此小田次郎往往回家以后都要很晚才能吃上米饭。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家妻子用的日立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味道和口感都不怎么样。
所以……
当林火旺刚刚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他所设计的电饭煲方案能达到快速蒸熟米饭以及将米饭口感进一步提升软糯时小田次郎才会一下激动起来。
“你没在开玩笑吧!林火旺君为什么我会觉得难以置信呢?
看看你们这可怜的乡村寻常的百姓家里连电线都没有拉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家用电器。
但是你却如此自信地和我说你发明了一种电饭煲的新方案来。”
真的是由不得小田次郎如此质疑因为他这几天所看到的中国城市和农村的一切基础条件和林火旺表现出来的能力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撕裂感。
按理来说这样电器化普及率低的土壤里是不可能不长出像林火旺这般擅长电器设计的天才呀!
林火旺也知道小田次郎的怀疑都是合理的他也不做过多的解释摊了摊手道:
“小田君不管你是否相信。
事实就是我的手上就有这么一套方案。
我
甚至可以提前和你透露一些细节我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而达到一种特殊的【双金属片动态控温系统】。
按照我的设计可以将煮饭的温度精准的控制在微压力的103摄氏度这是米饭最佳的糊化温度。
如此一来煮米饭的速度比你们日本传统的那些电饭煲可以快上40%以上。
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小田君。”
此时此刻的小田次郎再也没有了之前那种盛气凌人的高傲感。
尤其是林火旺将背后的原理说出来之后小田次郎就更加信服了。
因为他在日立的小家电部这些年就不止一次
但是非常的遗憾……
日立集团养了这么多高学历和能力的材料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却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材料来组成这样的双金属片动态温控系统。
就和任何人都知道只要推力足够就能够将火箭送上太空一般。
背后的原理简单但要如何去实现呢?却是0到1之间最艰难的一步。
所以……
当林火旺能准确说成利用这样的原理来实现该功能小田次郎就已经相信了大半。
更不用说林火旺还描绘出了实现这样温控之后提升的效率更是把小田次郎给馋得马上要流口水了。
“林火旺君你说的是真的么?
这……这提升40%的煮饭效率还能保证软糯的口感。
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能生产出这样的电饭煲来市面上的那些电饭煲不管是松下还是三菱全都得丢到垃圾堆去了。
有十五分钟就能煮好饭的电饭煲日本的家庭主妇们是绝对不会再花钱去买半个小时才能煮熟饭的电饭煲的。
对!即便白送都不要……时间就是金钱日本的主妇们也是讲究效率的。
这代表着她们以后即便忘记做米饭了也可以在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弥补这
一过错……”
越想小田次郎就越觉得激动万分。
这样的电饭煲绝对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家电部门都梦寐以求的专利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