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 准备收网(1 / 2)

加入书签

“我听到了!”

史思明一步步走到他面前,那双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冷静,“所以,你在这里发疯,是想把脑袋砍下来,打包送去长安吗?”

安禄山愣住了,他握着刀的手,微微颤抖。

“那……那你说怎么办?”

他的声音里,又带上了那种可怜的哭腔,“打,打不过……降,降不了……我们还能怎么办?”

史思明看着他这副样子,心中暗骂一声废物。但现在,他离不开这头肥猪。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烦躁和恐惧,大脑飞速地运转起来。

长安,是绝对不能再想了。

硬拼,更是以卵击石。

那么……只剩下一条路了。

“退兵。”

史思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退兵?”

安禄山像是没听清一样,呆呆地看着他。

“对!退兵!”

史思明的眼中爆射出精光,“立刻!马上!全军后撤!退回范阳!”

“范阳?”

“没错!范阳!”

史思明的声音斩钉截铁,“那里是我们的老巢!是我们的根!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我们退回范阳,据城死守!”

“死守?”

安禄山的脸上露出茫然,“然后呢?等死吗?李璘的大军迟早会打过去的!”

“那也比在这里等死强!”史思明低吼道,“退回范阳,我们至少能争取到时间!只要有时间,就还有机会!”

“什么机会?”

史思明一把抓住安禄山的肩膀,凑到他耳边,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李璘虽然势大,但他刚刚登基,内忧外患!五姓七望那些老家伙,会甘心被他像杀猪一样宰割?西域的胡人,会眼睁睁看着他整顿河山?他现在把所有的刀都对准了关中世家,未必有余力来管我们!”

“我们退守范阳,可以收拢河北残余的兵力,加固城池,安抚人心!还可以……向北联络契丹、奚人!向东联络高句丽、新罗!他们早就对大唐心怀不满,只要我们许以重利,未必不能说动他们出兵,从背后袭扰大唐!”

“李璘再厉害,他还能同时应付几面战场不成?只要天下大乱,我们就有喘息之机!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史思明的话,刺破了安禄山心中的绝望。

对啊!

范阳!

他的范阳!

那里有他经营了十几年的根基,有忠于他的军队,有数不清的钱粮。那里是他的王国,是他的壁垒!

只要退回去,关起门来,李璘的百万大军再厉害,也不可能凭空飞过燕山!

只要拖下去,拖到大唐内部生变,拖到外敌入侵,他安禄山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对!退兵!回范阳!”

安禄山那双被肥肉挤成一条缝的小眼睛里,重新燃起了求生的火焰。他扔掉手中的刀,一把抓住史思明的手。

“传我将令!”

安禄山对着帐外嘶吼起来,“全军拔营!连夜后撤!目标,范阳!”

命令被迅速地传达下去。

这支不久前还气势汹汹、号称要“清君侧”的叛军,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丧家之犬。

撤退,进行得仓促而混乱。

来时的意气风发,变成了此刻的狼狈不堪。士兵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将领们一个个面色如土,催促着他们赶紧收拾行装,扔掉所有不必要的辎重,以最快的速度向北撤离。

恐慌,如同瘟疫,在军中蔓延开来。

安禄山和史思明,混在仓皇撤退的大军之中,不断地回头望向南方。

长安的方向,夜色深沉,平静得可怕。

他们逃离的,不仅仅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他们逃离的,是一个崭新的、让他们感到彻骨恐惧的时代。

一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原本十天的路程,他们只用了不到七天就跑完了。大军丢盔弃甲,辎重粮草沿途扔了无数,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