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0章 痛击倭人(1 / 2)

加入书签

一道水柱,冲击在足利义和他们的船上。

海水强大的冲击力道,把他们拍在甲板上,晕头转向了好久才能爬起来,再震惊地抬起头往外面看去。

只见他们一百多艘船,连大明海军战船都还没能靠近,便被打沉一半。

剩下那些,原地晕头转向。

要不就是被炮弹激荡起来的海水,冲击得不知道怎么办。

“发生了什么事?”

石原大贵首先茫然地问。

足利义和和石山僚都没办法回应,石原大贵提出的这个问题,他们全部被打懵了。

一脸茫然地爬起来,完全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还不等他们缓过来,火炮的轰击,还在继续。

剩下的倭国战船,继续被大明海军轰击。

霎时间,被打得乱成一团。

“快走!”

足利义和大叫道:“明军……明军一定有什么可怕的武器,我们快走,不能打了!”

等到他们缓过来,全部慌了,也乱成一团。

一定是大明军中,开发出新的武器。

还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武器。

这下被打得,不知道如何还手,只能匆忙地跑路。

在火炮混乱的炮轰声之中,足利义和的命令,根本传不出去。

但也不妨碍,剩下的倭国战船,落荒而逃,不断逃跑。

大明那边,海军刚开始,就碾压了倭国。

他们还没打得尽兴,倭人就要跑了。

朱寿说道:“追!”

大明海军的战船,飞快地追在那些倭人战船之后。

一边追,还能一边开炮轰击。

打得他们,连逃跑都不知道怎么办。

足利义持力竭声嘶道:“快点,速度再快点!”

消息很快,传回到朱允?那边。

朱允?没能往前,但是也能远远地看到,炮轰的场面有多么壮观,对此满意极了。

“殿下。”

李景隆看到那些火器的威力,震惊道:“我们的火炮,怎会那么强?”

他是听说过,朱允?开发新的火器,但从来没想过,这种新的火器那么恐怖,能直接把倭人按在海面上摩擦。

朱允?说道:“这些不过是初步的火器,未来还有更强的。”

停顿了下,他补充道:“传令,把海上的俘虏,都捉起来。”

李景隆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捉俘虏?让他们喂鱼就好了。”

朱允?看着海面上,漂浮的那些倭人,淡淡道:“把他们捉起来,我另有用处。”

于是海军的战船,一边追击,一边捉落水的倭人俘虏。

这就导致了,追击的速度慢了,让剩下的战船逃出去。

不过没所谓,那么大的一个倭国,就在海面上,倭国是跑不掉的,到时候再打过去即可。

朱寿和平安追击得差不多,捉了五百多落水还没死的倭人,剩下的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鲨鱼吃了,或者被洋流冲走。

“老实点!”

平安一脚,狠狠地踹在其中一个倭人身上,踢得他头破血流,问道:“舳舻侯,我们是否返航?”

他还是第一次,打仗打得如此轻松。

敌人连靠近都做不到,几乎被团灭。

真正看到火器在实战的作用,他激动得无法形容,真的太强了,打得太轻松了。

朱寿道:“先返航,等殿下的命令。”

他们的战船过了没多久,回到朱允?的船前面。

朱寿到了朱允?的船上,道:“殿下,捉了五百多俘虏,倭人的主将好像逃出去了,没能找到。”

朱允?说道:“逃了就逃了,先回去营地,你们明天再出海,直接去打倭国,记住给我运一批银子回来,越多越好,你们能敲诈多少算多少。”

这一批银子,他大有用处。

“是!”

朱寿想着,又道:“那些银矿铜矿呢?”

朱允?笑眯眯道:“你把他们的**,或者那个什么幕府将军,带来我们大明,我再慢慢问他们要银矿铜矿,该是我们的,一个都走不掉。”

此言一出,朱寿兴奋不已。

把他们的**带回来,差不多是灭了倭国。

如此不仅可以灭国,还能捞钱,史书上自己的名字,也会添上浓墨的一笔。

平安提醒道:“我们朝中文官,应该不允许殿下对倭人太狠了。”

要知道倭国还是老朱的不征之国之一,朱允?现在不仅讨伐了,还要灭了人家,那些文官不得又来烦**,要把朱允?喷得体无完肤。

朱允?是想把倭人,直接灭种灭族。

但要做到如此残忍,真的会被喷惨了。

如果是元末乱世那时候,不管他怎么做,也不会有人在乎,但现在不太行。

朱允?问道:“如果我要让倭人,不断的死,他们死的人越多越好,最好全部**,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此言一出,他们都能感受

到,来自朱允?身上的杀气。

朱寿倒也还行,不是第一次听到朱允?这番言论。

平安和李景隆都惊愕了。

不是很理解,朱允?为何对倭人,有如此之大的怨气。

是一定要让倭人,全部灭了的那种怨恨,听起来就很可怕。

“臣有一计。”

朱寿想到了曾经,对付那些旧部的方法,眯了眯眼眸道:“臣认为,可以用瘟疫,比如鼠疫,让不怕死的人,把鼠疫送到倭国的各大城池,一旦爆发起来,嘻嘻……”

后面的不用他说得太清楚,他们都能够猜到如何。

李景隆和平安同时背脊一凉,都觉得朱寿浓眉大眼的,心肠却是如此歹毒。

朱寿道:“我们培养几个死士,把鼠疫送过去,就算倭人能挺过来,但也死得差不多了。”

这个方法,使得朱允?眼前一亮。

“歹毒了些。”

他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又道:“舳舻侯,我们稍后再聊聊,此事暂且不提。”

虽说歹毒,但他觉得可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