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 第41章 风暴(1 / 2)

加入书签

天还未亮透,圣旨就到了。

那不是一道,而是一列。为首的大太监是御前的红人李总管,身后跟着内务府、礼部、钦天监的各级官员,捧着一卷又一卷的明黄绢帛,仪仗几乎堵死了整条长街。

府邸的管家连滚带爬地出来迎接,话都说不利索。

慕卿浔被刘嬷嬷从床上拽起来,匆匆忙忙地换上了一套合乎规制的素色长裙。她跪在庭院冰冷的青石板上,听着李总管用他那独特的、被阉割过的嗓音,一字一顿地宣读皇帝的恩典。

赐婚的圣旨只是第一道。

紧接着,是第二道,内务府的。皇帝下令,谢慕二人的婚事,比照当年长公主出嫁的规格,由内务府全权操办,不得有丝毫怠慢。

第三道,来自礼部。婚礼的吉日,由钦天监择定,需是百年一遇的佳期。

第四道、第五道……

赏赐的诏书一道接着一道,金银、绸缎、玉器、古玩,流水一样地念出来,仿佛要将一座宝库搬空。

周围的下人早已吓得面无人色,伏在地上,身体筛糠般抖动。

慕卿浔始终跪得笔直。她没有去看那些赏赐的清单,她只听着李总管的语调。那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近乎谄媚的恭敬。这份恭敬,不是给她的,是给谢绪凌的,更是给皇帝这份不计代价的倚重。

风暴,已经来了。

“慕姑娘,请起吧。”李总管亲自上前,虚扶了一把,“咱家在这儿先给您道喜了。陛下说了,您在京中暂无依靠,这处宅子太小,委屈了您。内务府已经在城东择了一座五进的郡主府,不日就能迁入。”

“有劳李总管。”慕卿浔站起身,膝盖有些麻木。

“不敢当,不敢当。”李总管满脸堆笑,“都是为谢大人和姑娘办事,是咱家的福分。”

送走了这尊大佛,整个府邸却并未安静下来。恰恰相反,真正的喧嚣,才刚刚开始。

第一辆马车停在门口时,管家还在发愣。车上下来的是吏部侍郎的夫人,张氏。

“哎呀,慕姑娘!”张夫人一进门,就拉住了慕卿浔的手,那份亲热,仿佛她们是失散多年的姐妹,“我一早就听说陛下赐婚的喜事,这不,备了些薄礼,赶紧就给你送来了!”

慕卿浔抽回自己的手,平静地看着她。她记得很清楚,半月前在某位尚书府的赏花宴上,这位张夫人曾对着旁人,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评价她:“不过是个来历不明的孤女,仗着有几分姿色罢了。”

“张夫人有心了。”她的语气很淡。

“哪里的话!你如今可是咱们京城第一等的贵人,往后,我们可都要仰仗你和谢大人多多拂照呢。”张夫人完全不理会她的冷淡,自顾自地说道,“说起来,我家那个不成器的侄子,正在翰林院熬资历,你看……”

“张夫人,”慕卿浔打断了她,“我一介女流,不懂朝堂之事。贺礼我心领了,管家,替我送客。”

张夫人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但终究不敢发作,只能讪讪地告辞。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吏部侍郎府的马车还没走远,户部、兵部、工部……各家府邸的马车就接二连三地到了。曾经那些对她视而不见的贵妇人们,此刻都带着最热络的笑,捧着最贵重的礼物,挤破了这小小的门庭。

贺礼堆积如山,从前厅一直堆到了院子里。那些冰冷的、势利的嘴脸,如今都挂着谄媚的、讨好的笑。

刘嬷嬷带着几个丫鬟,已经忙得团团转,脸上却是一种混杂着惊恐与兴奋的神色。她一边指挥着下人登记礼单,一边偷偷观察着慕卿浔。

“姑娘,要不……您先回屋歇着?外面这些人,老奴来应付。”

“不必。”慕卿浔站在廊下,看着院中穿梭的人影,“让她们进来,礼单也一一收好,记清楚是谁送的。”

她要亲眼看着,这京城的人情冷暖,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翻云覆雨。

流言,也随着贺礼一同涌入。

“听说了吗?谢大人昨夜在城楼上,当着王御史的面,送了传家宝做聘礼!”

“何止啊!我听宫里的亲戚说,陛下赐下的嫁妆,比太子妃的份例还多三成!”

“这慕姑娘,真是好命。一步登天,说的就是她了。”

嫉妒的,艳羡的,揣测的,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将她包裹。她就像一个被推上高台的祭品,接受着四面八方的审视。

她没有愤怒,也没有得意。她只是觉得,这一切,都无比精准地走在谢绪凌铺设的轨道上。

这场面一直持续到午后,才稍稍平息。

慕卿浔一个人坐在书房里,面前摊着厚厚一沓礼单。每一份礼物,每一个名字,都像是一个符号。

她正出神,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门口,带进一股室外的凉气。

是谢绪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