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摆渡人,算无遗策(1 / 2)
长安城的残阳如血,魏叔玉站在公主府最高的阁楼上。
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份,与市面流传截然不同的真正地图。
羊皮纸上的萨彦岭山脉,其走向被朱砂勾勒成一条蛰伏的巨龙。
真正富含金矿的区域却被刻意隐去,取而代之是普通的河流与平缓山川。
"驸马爷,六大家族的车队已经出了春明门。"白樱低声禀报。
魏叔玉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将地图收入袖中。
楼下庭院里,程咬金正粗声大气地指挥着家丁装载物资。
精钢打造的淘金工具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与市面上流传的粗劣铁器形成鲜明对比。
一旁的马车上,也是各式各样的保暖物资,就连防水的桐油布也装了几马车。
"告诉程国公,三日后按计划出发。"
与此同时。
长安西市,某个阴暗角落里。一衣衫褴褛的突厥少年,正用三文钱从游商手中买下最后一份"淘金地图"。
羊皮纸上墨迹模糊,但依稀能辨认出,它与贵族手中的地图有着相同轮廓。
少年不知道的是,这份地图上的山川河流方位,被刻意偏移了三十里。
而那标注着"金矿丰富"的河谷,实际上是斯拉夫蛮夷经常出没的地方。
"阿兄,我们真能找到金子吗?"更小的突厥杂胡少年担忧问。
他们还在襁褓时就被带到长安,低贱的身份让他们很难融入大唐。
而能接纳他们的东西突厥,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能在大唐挺起腰杆子的突厥人,除了年轻漂亮的女人,只有漠北草原上的突厥骑兵。
他们由唐将统领,归化的突厥武将配合管理。随着大唐越来越强盛,那些突厥骑兵也主动汉化起来。
几个突厥杂胡少年不想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便萌生去漠北淘金的想法。
"当然!"
少年头子将地图郑重地塞入怀中,"听说连六大世家都派人去了,我们突厥人难道就不配发财?
要知道广袤的漠北,原本就是我们突厥人的天下。而今我们要利用淘来的金子,留在草原参军,为我们自己搏出一个未来。"
这样的对话,在长安城的各个角落重复着。
酒肆里,脚夫们凑钱合买一份地图;客栈中,商贾们研究着北上路线。
甚至连平康坊的歌妓都在窃窃私语,讨论着要不要找个恩客,资助自己去漠北碰运气。
皇宫内。
李世民放下李君羡送来的密报,指尖轻敲御案。
烛火在他深不可测的眼眸中跳动,倒映出案几上摊开的两份地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