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6大家助名扬,双颊羞难消第六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在下薛坤之,是绍之的大哥。自十三岁开始,便放弃读书,跟着我二叔学经商。这些年走南闯北,时不时出趟远门儿。这几天才回到家中。”

薛坤之犹豫片刻,把他知道的与这件事情有关的消息,缓缓道来。

“商人贩卖的物品,除了百姓们的日常所需,就是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柴米油盐是少不了的,不管价钱高低,都是有人买的,只不过买得多少、好坏不一样而已。像水桶、竹篓子、碗筷这些东西,用得着,却也不需要太多,大家就会省着点儿用,直到用坏了,不能用了,再考虑买新的。”

他叹了口气,“可是像孩子玩的拨浪鼓、家里摆的花瓶、挂画儿这些东西,就算不买,也没什么。有钱人家不在乎银子,但是人家不一定有买的心思,穷苦人家更不用说了,能够吃饱穿暖就已经很知足了,哪儿还有多余的银子买这些东西?”

薛坤之有些不好意思,默默移开视线,“所以,要是有货物压在手里出不去,就会找几个爱嚼舌根儿的人,去人多的地方,散布些消息。说最近时兴舅舅给外甥送椅子,过段时间,又说时兴外甥给舅舅送碗筷。再过一段时间,传出时兴姑姑给侄子、侄女送鸡蛋的消息,而侄子、侄女要送做衣服的布料回礼这样的传言。其实,送得多了,收礼的人一时半会儿也用不完,但是我们手里的货物却早早地卖出手了。”

“大家对此,不曾怀疑吗?”李拾虞疑惑问道。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图个吉利,也没人说什么。到了后来,即使大家知道这是商家卖东西的手段,却也没办法。为了维系亲戚关系,虽然嘴上说都是商家传说的瞎话,但是也都随邻里街坊买了送礼。”

沈潜听得云里雾里,“那跟这些买画儿的书生们,有什么关系啊?”

“关于俞平章书画的传言,就是从丹青轩流出来的。那是云书郡最大的书画交易店,店里还有坐镇的夫子和画师,只要能把书画卖到丹青轩,基本上就算是得到了认可,要是再买上好价钱,更能声名大噪。是从那里出来的书生说,俞平章的书画得到了陶清池陶大画师的赞许和推荐,陶大画师甚至说俞平章是千年难遇的天才,以前是明珠蒙尘,差点儿被埋没了。一夜之间,他的名声便传遍了云书郡。”

薛坤之看向沈潜,“要是想要多了解俞公子一点,陶大画师可能知道点儿什么,他们应该是有私交的。一直以来,陶大画师都只看书画,不看落笔之人。有不少人想要得到他的推荐,托关系、走后门儿,都没能成功。能够得到他的赞许,想必俞公子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和一般的书生有很大不同。”

沈潜还在思考这个陶大画师是好人的几率大不大,猛地意识到,薛坤之是在跟他这个“表弟”说话。

“啊!是,表哥从小就聪明,长大了肯定也不赖的。”沈潜快速进入了角色。

“是啊,俞先生还教了几个学生。我有时路过他教书的凉亭,听到他对学生们讲授知识,我都会忍不住驻足听一会儿呢。”

薛绍之提起俞平章,眼中颇有敬佩之意,不过,很快便转为了惋惜,“可惜……俞先生没能考取功名……”

“这案子还不知道能查出来多少呢,唉……不说这让人难过的话了。”薛坤之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看向沈潜等人,“要是有我薛家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各位尽管开口。”

“是啊,是啊,一定不要客气啊。”薛父薛母附和道。

几人又寒暄一番后,薛家人带着沈潜补充的药方,谢个不停,继而回家去了。

喧嚣过后,房间里蓦然安静了下来。

李拾虞抬眼之时,意外撞上了苍济看向她的视线,于是慌忙看向他处。

“拾虞姐姐,你怎么了?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呀?”星柔盯着李拾虞的脸,很是好奇。

她上手摸了摸,不想指尖与掌心皆传来炙热,便瞬间紧张起来,“好烫呀,你不会生病了吧?”

星柔焦急地看向沈潜,“倚江哥哥,你快来看看!要不要吃什么药呀?是不是夜间着凉,染了风寒了?”

李拾虞的脸更加红了,她能感觉到她脸颊的温热在暴涨,似乎立马就能把她整个人都溶化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