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5相争(1 / 2)

加入书签

一直盯着顾客看显得有些失礼,老板娘心中微动,赶忙从柜中取出一个精致匣子,轻轻推到于嘉面前,匣盖轻启,白绒内里静静躺着十几条玉石点缀的精美络子,流光溢彩。

其中一款搭配玉松石与玲珑小南珠的络子瞬间吸引了于嘉的目光。她拿起来,刚想细问问工艺。

楼上雅间里,女子们的呛声传来,如远处断裂的琴弦,虽不强烈却也恰好打断了她的询问。

这时,一位女使慌张的下楼,贴近老板娘耳畔低语几句。老板娘闻言,挂上了一丝得体的笑,微微欠身,对于嘉道了声失陪,嘱咐那位女使细细侍奉于嘉二人。

于嘉微幅还礼,表示无妨,刚刚进来时她便看见商铺门口停了几辆官家女眷的马车,猜测是楼上的贵客在滋事。至于谁来招呼自己,于她而言并无大碍,她只关心能否为私章寻得一条相配的络子。

正如于嘉所料,楼上确是几位官家小姐结伴出游。被众人簇拥于中央的那位,乃是周祭酒家的嫡出千金,通身装扮及举止流露出世家小姐才有的贵气,两腮丰润饱满,眉眼间既有亭亭玉立的少女感,还隐有一丝高位者才有的傲慢。

方才店内女使服务不周,令这位周小姐心生不快。老板娘闻讯,连忙赶来圆场,人未至,那讨好的笑声已先声夺人,传入众小姐耳中。

周小姐刻意保持着世家小姐的气度,所有不满皆由身旁那些急于攀附的小官家小姐代为表达。

自老板娘踏入二楼起,一会说糕点不是周小姐平日能入口的品相,一会儿又嫌此次相看的首饰样式不及江南的精致细腻。

老板娘内心叹息,脸上却堆着笑,嘴甜的奉承着周小姐,先将她比作天上的仙女,又夸赞上浑身气度,连斗诗会上的青年才俊都为之倾倒,听说一个个的连诗籍都拿不稳。此事虽有所夸张,但确有其事,只是被老板娘添油加醋了一番。

这一波奉承倒让周小姐心里熨帖起来。这几日,她心里烦闷不已。家中正为她物色佳婿,一位王世子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家中长辈更是将此人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等这周小姐亲自一看,那脸上布满的红疙瘩惹得她差点在茶席上呕了出来,她死也不会嫁。

她心里已有了意中人,自昔日在太子太傅袁大人府中见过一面,她的心里再挤不进去其他男子。

那日她假意丢了帕子,徐大人目不斜视,未像其他男子那般因她的出身而谄媚逢迎。在她看来,唯有真才实学之士,方能如此桀骜不驯,与众不同。

此后,周小姐又在商街数次“偶遇”徐大人,更坚定了她此生非他不嫁的决心。平日里与她交好的闺阁小姐们,也都知道她这份红豆相思之情。

老板娘见周小姐久不露笑脸,心内也急于拉近关系,便故作神秘地与众人低语,说楼下正有一位女子,乃是当今最年轻一品大员的姬妾。

周小姐闻言,淡漠地拿起一个白玉镯,撇了下嘴,心内念头一闪:“这老板娘真是没个规矩,当着一群未出阁的女子,便张口闭口的大员姬妾,毫不避讳。”

心里翻腾着不满,她也没有下场贬斥她,对着一个商贾恼羞成怒,这不符合她世家小姐的身份。

突然,脑袋轰的一下,“最年轻一品大员”的描述在她脑海里反复循环,她猜测自己听错了,扬声问:“最年轻的一品大员?该不会是礼部一品官兼太子太保的徐大人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