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龙鼎学堂(1 / 2)

加入书签

如火如荼断路封山的同时,紧锣密鼓筹备开学,由禹三少爷和廖总管主办。忙活了几天,说已经万事俱备了,叫各家户主带着娃娃先去学堂看看,于是有许多人络绎不绝地跑到学堂来看稀奇。

蓝天白云下,九间崭新的大房子,坐落在翠绿的田野中,虽然比不上土主庙和上善观气派(土司府是不能比的),但比一般人家的房子要好得多。其中六间叫作“学生房”,一间叫作“先生房”,一间叫作“学具房”,一间叫作“学灶房”。最大的一间学生房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厚实的木匾,端端正正刻着四个字:龙鼎学堂。据说是由夫人土司先写在纸上,然后由史道长照着描在木匾上(也不晓得有没有九小姐学他画符描得像),再请木匠师傅刻出来的。

学生房里摆满了崭新的长桌长凳,散发着松木的清香,桌子上摆着很多黑色的小木板,前面用木架子支起一块黑色的大木板。(不少人看出来,那些黑色的板子是用锅灰加树漆涂成的,肯定没有加进陈尿。)

先生房里,摆着两张桌子,几把椅子,墙壁上挂着狗养的二狗太君送土司府的那个“钟”,两排分层分格的木头架子上放着几只木箱子,箱子里面放着许多条形的白膏泥。是那种禹氏坟山上才有的白膏泥,不晓得挖来做成一条一条的有啥子用。

学具房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犁耙、铁锹、锄头、篾刀、斧头、刨子、锯子、锤子、凿子、木尺、墨斗、瓦刀、泥刀、掌子、刷子等等,甚至还有几台不多见的纺线机和织布机。

学灶房里打了几口大灶,支着几口大锅,摆着几个分层分格的木头柜子,里面放着锅碗瓢盆之类的灶房用具。

还在学堂后面的山脚下,修了两所茅房(比一般人家的牲口圈还大,闻所未闻),墙上画着个短头发男娃娃头像的叫作“男茅房”,画着个长头发女娃娃头像的叫作“女茅房”(同样闻所未闻。据说也是夫人土司亲笔画的)。茅房里面的墙上,还挂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草纸,地上也放着两个空篮子。

——就这些了。看了半天,只看见四个字和两幅画,没有看见半张纸一支笔,更不要说是书了。莫非叫娃娃来学堂读书,就是让他们坐在那里,看着一个字都没有的黑板子读天书?草纸不用来写字,放到茅房的篮子里面是啥子意思?还有哪些庄稼汉和木匠石匠泥水匠师傅才用的工具,放在学堂里做啥子?先生是哪个?学费要不要交?交多少?莫非真的连女娃娃都要送来上学?……

据说在引种大烟之前,天石谷曾经有过一个学堂(当时叫“私塾”),是由禹成老土司的父亲,从禹鼎镇请了一个先生来开办的。学堂就设在土主庙后院的几间房子中,专门教授禹氏子弟和禹氏亲友子弟,学啥子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五经之类。一个大字不想识的禹成继任土司后,决定引种大烟,那个先生苦劝未果,愤而出山去了,学堂也就此荒废了。

后来,史道长、欧麦嘎师傅、禹三少爷多次向禹成土司提议恢复学堂,禹土司装聋作哑。史道长曾在上善观开设过学堂,但仅有赖石山村的十几个娃娃来上学。赖石山村距上善观有小半天的路程,娃娃们鸡叫头遍就得起床,天快黑了才能回到家。坚持了小半年,来上学的娃娃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高山峻。史道长心灰意懒,从那以后就再没有提过办学堂的事情。

龙鼎正式开学头两天,土司府下人就分头挨家挨户通知,说断路封山暂停一天,请各家户主和三百二十一个六到十二岁的娃娃(特别说明包括女娃娃),在当天太阳照的时候,到学堂去参加啥子开学典礼——这是夫人土司的意思,希望大家都能给面子——夫人土司是啥子样的人,大家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家都晓得她是不爱开玩笑的,也是不会平白无故害人的;但也是不能轻易招惹的(可能比姬姜更厉害,姬姜只是一脚踢死了个日本鬼,还把自己的脚踢得跛了好几天,还是靠着草乌箭的帮忙;夫人土司几句话就杀了四个日本鬼,还不需要自己动手动脚),最好还是顺着她的“意思”,给她个“面子”,看看啥子个情况以后再说。如果要交学费,倒是可以找借口先拖着,反正我家娃娃押在那里了,又跑不脱。

开学典礼在学堂的空地上(说是叫作“操场”,差不多有土司府门前的广场大)举行,所有头面人物(还没有得到公认的美国飞鸡蛋也老脸厚皮地跟他们站在一起,还穿着据说是用一双大头皮鞋跟长皮换来的那双烂草鞋)、各家户主和三百二十一个娃娃参加了典礼(当然少不了许多凑热闹的人)。

夫人土司首先讲话,像那天在“讲鼎会”上一样讲得很长,也是关于那个像鼎一样的“精神”和像龙一样的“学问”的。然后禹三少爷、史道长、欧麦嘎师傅先后讲了话,好在都讲得不长。最后,夫人土司宣读了一份名单:史道长排头,叫作“师长”;禹三少爷第二,叫作“校长”;欧麦嘎师傅和大东巴迪尼体古并排第三,叫作“督学长”;廖总管第四,叫作“后勤长”,合称“四大长”。“四大长”之下,是三十三个“先生”,有上善观道士、嘎得教堂杂役,竟然还有一个大字都不识的木匠石匠泥水匠师傅,有先前教过大家种田的庄稼汉,有几个赖石山村的外拐户猎手——这还不足为奇,大家在去年冬天学种庄稼的时候就领教过了。令众人最为吃惊的是,其中竟然会有两个被叫作“女先生”的、经常被汉子打的老婆娘。(后来听说,廖总管亲自去请了这两个婆娘几回,打死不答应。廖总管每去一回,都见那两个婆娘鼻青脸肿的,就把这台事报告了夫人土司。夫人土司就带着姬姜和几个下人亲自去请,结果马上就答应了到学堂当“女先生”。第二天,大家发现那两个婆娘的汉子,一瘸一拐地到土主庙去找大东巴要草药治伤。从那以后,就从来没有见过两个“女先生”鼻青脸肿的样子。)

名单宣布完,一个胆大的户主忍不住问:请问你一下夫人土司,这个好多先生,几辈子一个大字都不识,咋个能教娃娃读书呢?

夫人土司笑着回答:就像庄稼和动物有不同种类一样,学问也有很多种。书本上的学问要学,其它方面的学问也可以学,比如说庄稼活、木匠活、石匠活、泥水匠活、篾匠活等等,这里面都有学问,都可以教娃娃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