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卷一第76章 宣德炉?(2 / 2)

加入书签

就像是那些买彩票的人,明明知道不会中大奖也愿意花几块钱,买的是个心理安慰。

要是有一天什么都没买,这些人明天的积极性会小很多,甚至有人不再来。

所以说今儿多多少少都得买点啥,可都是破烂买什么呢?

忽然一根锈迹斑斑的破铁片子映入眼帘,这玩意足有八十多厘米,形状狭长,微微带着弧度,看着像是个老刀条。

但后部用来固定刀柄的刀茎已经锈断了,就算是修复好也是残品。

眼前没什么可以收的,张学强只好勉为其难地花五斤粮票要了这破铁片子。

然后又从那个憨厚汉子车里挑了两本建国后的线装赤脚医生上下册。

总共花了不到十斤粮票,这才让大伙散去。

别人都走了,张学强正想撤退,王二猛绕了个圈又回到了这边。

张学强还以为他来要惯例,反正也不缺这点粮票,当即摸出十斤粮票递了过去。

“二猛,你天天帮我招呼大伙,咱以后就按每天一斤算,我先给你十天的。”

王二猛红着脸急忙摆手,“学强别,你别这样,我帮你招呼就是捎带手,不能要。”

他硬是推回粮票,继续说道,“我回来是为了有件东西......”

原来他在收破烂的时候,遇到一家人拿出一只大号的铜香炉。

王二猛一看这东西,就感觉张学强肯定要,可他出了二十块人家还是不卖。

二十块钱几乎是他所有的本钱,再多一分也拿不起了,只好就此作罢。

可他还有点不甘心,想让张学强跟着去看看。

张学强皱眉道,“那个家伙多大你给我比量一下!”

王二猛双手环抱,比了个洗脸盆大小的样子,然后又指了指自己膝盖的高度。

“这么大,这么高,三条腿,得有五十斤,那人还说叫什么宣统炉!”

张学强没忍住笑了出来,“宣德炉吧,宣统是清朝的,宣德是明朝的。”

王二猛点头如鸡啄米,憨笑道,“对,对是宣德炉,我光记得宣统了,嘿嘿,学强,这宣德炉是个什么宝贝?”

张学强觉得这哥们人实在又热情,有必要给他科普点知识,以便以后能收到更好的物件。

于是扔给他一根烟,自己也点了一根,慢悠悠说道。

“要说这宣德炉啊,那是明朝宣德三年的事儿。

当时暹罗国给明宣宗朱瞻基进贡了好几万斤风磨铜。

皇帝看着宫里那些祭祀和摆设用的鼎彝太寒碜,就让人用这风磨铜,再掺点金啊银啊这些贵重金属,铸了一批香炉。

那时候造的宣德炉本来就没多少,听说也就三千来件,还只供宫里用。

这几百年来,打仗啊、坏的、丢啊的,真正宣德那时候造的炉子,现在已经少得可怜了,公认的正经玩意儿没几个。

正因为原来的少,后来的人就把宣德炉当成了个手艺标准和文化象征。

只要是造型、做工跟宣德炉差不多的铜炉,都管它叫宣德炉,不一定非得是宣德年间造的。”

王二猛听得眼睛发亮,烟头快烧了手都没察觉,“学强,那咱去看看呗,你手里水厚,肯定能拿下来,要是真货那不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