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1 / 2)

加入书签

善禾与梁邵挤在罗汉榻上。因此榻窄长,不足容纳二人同睡,善禾只好趴在梁邵身上。

晨光熹微,第一缕阳光漏过窗隙,善禾率先睁了眸子。她透过窗看了天色,忙支起身,推了推梁邵:“快醒,天亮了。”

昨夜梁邵是悄悄回来的,未曾事先报知陈大人。故此,他需趁陈大人尚未醒转速速赶回去。

梁邵慢慢睁开眸子,见天光已亮,忙坐起身子,理理衣裳就要走。

“照儿……”梁老太爷坐在床沿,两手支着床榻边,笑吟吟望着他。

梁邵脊背一僵,转过身时泪已坠下。善禾不明所以,愣愣地看着祖孙二人。

梁老太爷冲他摆摆手:“不哭,不哭啊。去了京都,要记得克己为公、克己为民,爹在密州等你回来。快去吧,啊。”

梁邵只觉浑身僵硬,腿动不得,话也说不出,只有泪汩汩地往外涌。

*

三月初二,梁老太爷睡下后再也没有醒来。

善禾与梁邵跪坐在床边的脚踏,看着那白天与黑夜皆抖个不停的右手慢慢停住,而后陡然坠在床褥上。

善禾捂住嘴,想起那晚郎中说的话:“哪天夜里手不抖了,说不定就好了。”

梁邵抽噎着从枕下抽出一张字条,是昨日梁老太爷回光返照时写下的,字迹歪歪扭扭,但尚能辨认:

不哭,你们要坚强。

二门上云板连叩四下。挂在廊下的红灯笼变为写了“奠”字的白灯笼,善禾与梁邵也换上了粗麻孝服。

外头涌进来一群人,指挥着梁邵给老太爷换寿衣,又将老太爷的尸体抬进早已备下的棺木里。

一时间,寿禧堂正屋成了停灵之所在,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苦药味、老人味陡然间都不见了,人们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只为送老太爷最后一程。

善禾与梁邵跪在蒲团上,麻木地给每位前来吊唁的亲眷好友磕头,麻木地听他们诉说老太爷年轻时的旧事。到了次日晚上近三更时分,最后一位来吊唁的亲眷离开。善禾与梁邵由晴月和成保扶起身,成保小心开口:“还有几个京都的远亲没通知。”

善禾与梁邵对视一眼,梁邵唇线抿直:“先不说。等过了三月十二,阿兄考完会试再说。”

因一整天未曾阖眼,且白日哭得几乎晕厥,梁邵与善禾只得回漱玉阁休息,将守灵交给几位本家弟兄。回去路上,晴月扯住善禾衣角,恭恭敬敬道:“账房那边支东西搭孝棚,这会儿闹不清楚,请二奶奶过去看看。”

梁邵揉了眉心,脸色登时沉下来:“糊涂东西!这点子事也弄不明白,白养了一起子人在家里浑吃白饭!爷亲自去看。”

晴月赔笑道:“实在是这遭事情多。”她悄悄拉了下善禾袖口,微微摇头。

善禾明白她的意思,道:“阿邵,家里好多事全仰仗你。何况我本管着后宅对牌,我去就行,你去了,也不一定清楚。快回吧。”她一壁说着,一壁领晴月往账房去。

刚穿过影壁,善禾停了脚步,拉住晴月:“究竟是什么事?”

晴月抿唇道:“二奶奶请随我来。”

晴月将善禾引到二门外,只见长长的甬道内,唯有两只挂在檐角的“奠”字灯笼幽幽地亮。善禾与晴月刚在灯笼下站定,甬道尽头立时亮了一盏昏黄的灯,慢慢靠近。

等那盏昏黄走到近前,马车停住。车辕依次跳下两人,正是吴天齐与米小小。

善禾大惊,不由问:“你们……你们怎知……”

吴天齐道:“今儿白天来吊唁老先生,见你跪在灵前磕头,我们就都知道了。”她顿了顿:“画,成了吗?”

善禾垂眸咬唇:“成了。”

吴天齐走近一步:“先给我吧。接下来你忙家里的事,我们也不给你派活。等你忙完家里的事再说。”

善禾低着头不应,指尖不停绞着衣服。

“怎么了?”吴天齐急问。

米小小也走近,拉住吴天齐:“她家里经了这事,哪有心思画。何况等那梁大爷回来了,她也画不成了。”

米小小还欲说什么,善禾已抬了头,胸膛起伏,说得焦急:“吴坊主,我现在把画给你,一定能录上吗?”

吴天齐慢慢勾了唇角,一把搡开米小小:“你一定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