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紫檀木盒(2 / 2)

加入书签

刚刚还笑话颜宁那么容易就被南秀气得脸色发白,结果自己却也没比颜宁理智多少。

赵涟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明明是个极度冷静自持的人,可却总是能轻易被颜宁惹怒。

两个人打架就不说了,如今竟然还做出弄乱别人房间这种极其不堪的事,简直是愚蠢至极!

赵涟越想越气,越气越想,竟然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了。

赵涟的生母其实并不受宠,生前一直是个嫔位,死后才被追封为妃。

宫墙之中向来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所以赵涟年幼时便已尝尽世间人情冷暖,也学会了如何掩藏自己的情绪。

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已习惯戴着面具过活,无论何时都能做出最得体的表现。

而且赵涟自控力非常强,从不会让自己被情绪所操控。

哪怕他当年面对自己真心喜爱的那个人时,也是无比理智进退自如,永远都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可是不知为何,一面对颜宁,他却是什么矜持什么礼仪全都顾不上了,只剩下一腔意气。

赵涟的视线在房内环顾一圈,静静地审视着这个被他弄得乱七八糟的房间,就好像在审视他自己。

忽然他注意到墙角的书架上有一个紫檀木盒,那样式与室内的摆设格格不入。

赵涟拿起木盒只看了一眼,便知这并不是颜宁惯用的东西,反倒像是他的。

赵涟想也没想便打开了木盒,随即不由眉头一皱。

木盒里面铺着宝蓝的绒布,绒布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块松烟墨。

墨锭的表面刻了一个草书的“涟”字,赵涟一眼便认出那是颜宁的笔迹。

这块墨锭乃是上好的宁州磐岩墨,就这一小块便价值千金。

正宗的磐岩松烟墨都是赵涟讨厌的冰片的味道,所以他从来不用。

可这一块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白梅冷香,这是赵涟素日里最喜欢的香味。

磐岩墨的制作十分繁琐,要经历选料、炼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等多个步骤。

每一个步骤又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什么气候什么温度多长时间都有定数,丝毫不能有差。

要想做好一块磐岩墨,少说要花上一年半的时间。

一旦中途某个步骤出了差错,便要全部重新来过。

墨匠们有时为了一块好墨花上三五年也是有的。

而要在磐岩墨中再加入白梅冷香,不知又要花费多少工夫。

都说徽墨是一两黄金一两墨,已是墨中极品。

而这磐岩墨由于产量极低经常几年也出不了一块,所以比徽墨还要珍贵百倍。

是真真正正的一墨难求,有市无价。

赵涟伸出手指摸了摸墨锭,触手光滑,莹润如玉,竟是极品中的极品。

赵涟看着手上的墨锭,一时竟有些出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有宁州的差事,不论大事小情颜宁都会亲自带人过去。

这次也是一样,明明只是一桩简单的贪渎案,最多安排个镇抚使也便足够了。

可颜宁还是坚持亲自前往查办,想来就是为了这块墨锭了。

颜宁非要赶在他生辰这天回来,大概就是想把这块墨带回来送给他当做生辰礼的。

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他的生辰都已经过去了,而这块墨还躺在这里。

“尽做些多余的事!”

赵涟心下懊恼,冷着脸把木盒放回原位,又把被他弄乱的房间重新收拾整齐。

等他折腾完,已过了卯时一刻。

赵涟也没有叫下人伺候,自己梳洗了一番便出门上朝去了。

朝堂之上,各位大臣自然又是为立储之事争论不休。

皇帝赵檀面色已是十分难看,狠狠发了一通脾气。

临退朝前,工部侍郎樊城终于找到机会说话,便一股脑地将梨水和渭河水位上涨的事说了,另外还提醒了城南排水设施不完善的事。

赵濯给身后使了个眼色,当即便有人站出来跟樊城对峙。

这一来二去又是好一通吵闹,气得皇帝当场摔了一个白玉盏。

赵涟只是冷眼看着,并不参与争论。他心下也觉得颜宁说得对,有些事的确要提上日程了,比如过继皇嗣之事。

散朝后赵涟又进了宫,给皇帝侍奉了汤药,并再次提起了自己膝下无子以及赵熠孤儿可怜的话。

想来皇帝也知道了赵濯侧妃即将生产之事,所以这次他没有直接拒绝赵涟,只是说先等一等。

赵涟知道,皇帝是想看看赵濯生的到底是不是儿子。

如果是,那皇帝才会同意赵涟过继赵熠。

如果不是,那么他很可能会让赵涟先娶个侧妃回去。

赵濯之前已经有过两个儿子,不过长子因病落下了残疾,次子未及五岁便已夭折,如今他只能把全部身家都压在这个侧妃的肚子上。

如果此次能一举得男,便是为他的争储之路铺了一段极高的台阶。

如果这次生的是个女孩,那赵熠的命很可能就保不住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皇帝在五年前是有意立赵涟为储君的,所以才会替他选了平阳沈氏之女沈明晚为正妃。

当时两人已过文定,却在下聘的路上被颜宁劫走了聘礼,两只聘雁也被当众射杀。

此事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所有人都以为颜宁此次必死无疑,而赵涟那时也确实对颜宁起了杀心。

只是没成想紧接着赵涟就遭遇埋伏刺杀,颜宁不顾一切以命相护。

他一个人护着受伤的赵涟杀出重围,逃进了矿山。

偏巧那日又赶上山体崩塌,两人被困在山洞中整整十日。

水尽粮绝之时颜宁竟割了自己的腕脉,用自己的血来喂赵涟,这才勉强保住了赵涟的性命。

当两人被侍卫找到时,颜宁已经十分虚弱。只那一双眼睛锋利依旧,仿佛随时可以暴起伤人。

待他确认赵涟安全获救后,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两眼一闭直接昏死了过去。

那时的颜宁可以说毫无抵抗之力,脆弱得宛如深冬里干枯的树叶,轻轻一碰就会碎掉。

其实当时如果赵涟心狠一点直接把颜宁弄死,他还是有机会再次给沈家下聘或另行娶妻的,那样他还是可以立刻登上储君之位。

可是他没有,他为自己选择了最艰难的那一条路。

赵涟不仅没杀颜宁,还把颜宁带回了王府。

赵涟答应了颜宁不再娶妻,还在颜宁伤好后让他搬进了主屋。

皇帝赵檀听闻此事,竟也没有过多苛责,只是立储一事算是就此搁置了。

赵涟出了宫门,就看到他的侍卫长也是他的贴身长随谢长松正在马车边候着,一脸的焦急之色。

赵涟收了伞躬身上车,示意谢长松也上来。

待马车驶离宫城后,赵涟才开口问道,“何事?”

谢长松眉头紧锁,满脸惶恐,“颜宁他,不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