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两重(1 / 2)
这不比话本子有意思吗?
果然什么身份的人就该听什么身份的话本子,可着天底下数,这等两国君王都写进来的话本子也少见,还得是当朝的活着的君主。
李青棠微微吃惊,很快也就见怪不怪了。
“穆良国君主?”
许南书闭闭眼,她既不敢信,又不敢不信,这时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赌李青棠的目的和品行。
“是,那座宫殿我不曾见过,但是夫子讲过,夫子说白玉令的令主住在那里,还说白玉令的第一任令主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当白玉令牌不在时,我们就要朝着北殿的方向祭拜,以示虔诚。”
杜寒英一直听着,听到这里他才开口:“敢问昭容,这第一任令主是什么人?北殿除了祭拜还能做什么呢?”
许南书道:“我不知第一任令主是什么人,至于北殿除了祭拜,还能在白玉令牌不在的时候发号施令,令牌在,它只是一座宫殿,令牌不在,见它如见令牌。”
“那就是说不管哪朝哪国白玉令的信徒都可被其号令,这些信徒所做之事有可能也都是受这座北殿指引。”
“有这个可能,我听大人的,至于大人听不听北殿的我就不知道,但……”
“但你家大人的心性应当是自有打算的,未必听这座宫殿的命令。”
“是,”话说到这里其实许南书对李青棠的信任增加不少,“上萍村是个不大的村子,但里面住了不少人,这些人明面上以种藕为生,实际上确实白玉令的信徒,举村皆是。殿下刚刚提到一个名字叫元见深,她家中的长辈曾在白玉令中有些分量,至于元见深,此人有大志却不得志,大人将我们从上萍村带出来,对她说可以跟我们走,也可以留在村子里,她选择前者。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白玉令的壮大,最好是能开新朝。”
许南书连“开新朝”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李青棠知道自己已经取得大半的信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