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共襄义举,吾谁与归(2 / 2)
山门关之战因户部尚书克扣粮食而大败的消息,像是迅速扩散的瘟疫一样,在民间迅速传开。
起初,只是在市井的茶馆酒肆里,几个百姓压低声音的议论,渐渐地,就变成了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的话题。
说书先生们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热点,在讲古论今时,添油加醋地将谢家的罪行描绘得绘声绘色。
三人成虎,流言如刀,听的人多了,哪怕是毫无根据的传闻,也被传得有板有眼。
户部尚书谢崇山一夜之间登上了皇城的头版头条,风头一时无两,谢家自然不可避免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谢家里,谢崇山急得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怒声唤来长子谢武程:“查!给我彻查!到底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搅得我谢家不得安宁!”
谢武程今年四十岁出头,已经是正五品刑部郎中,刚好是虞惊鸿的顶头上司。
谢武程看着气急败坏的父亲,连忙劝道:“父亲,孩儿总觉得,这事不对劲,短短时日,流言便传遍四方,背后定是有人蓄意谋划,且手段极为高明,绝非普通百姓或小股势力能做到。”
谢崇山猛地停下脚步,怒意退去几分,脑子终于清醒过来。
这不怪他慌乱,主要是流言太凶猛了,关键那些流言距离真相**不离十,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这才让心虚的谢崇山方寸大乱。
现在经过儿子的提醒,谢崇山也冷静下来了,他坐回到椅子上,沉声道:“你觉得会是谁在搞鬼?”
谢武程思索片刻后道:“依孩儿看,杨家的嫌疑最大。”
谢崇山冷哼一声:“杨家?就凭杨洛那乳臭未干的小子?他能有这般谋略?”
“父亲不可小看此子。”谢武程神色凝重:“前几日这小子破了采花贼一案,还救出了林绮华,行事之严谨,心思之缜密,连刑部的破案高手都大为惊叹。”
现在采花贼一案还未公布天下,外人并不知其中的细节,但谢武程身为刑部郎中,对此案的内情却了如指掌。
谢崇山听着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