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82章(1 / 2)
静荣大师摇头:“现在是三藩之乱的紧要时刻,宫里必须保持表面的平静,不能再出怪事,不然一些对大清不利的谣言再次四起,只会让它成为奴役汉民的利器。”
宫里出了几件大事,康熙意识到问题后,特意肃清宫里的人,然后虎头蛇尾地结束,何尝不是担心吴三桂等人借题发挥。
但这一次的事过于古怪,他和静荣大师努力这么久都找不出异常,心里不禁涌起一股不安。
“朕和皇祖母掌控了后宫,本以为我们会对后宫诸事了如指掌,不料系统的能力很是变化莫测,我们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王丽娟的事就给了他提醒,他有心立个靶子在后宫众人面前,就是想要让她成为众矢之的,自己藏在幕后,把这些人利用殆尽或一网打尽。
但他刚有这个想法,静荣大师就看破,还特意点他。
他心里很不高兴,可卫璎迟迟不醒,他再不高兴也没用。
“有得便有失。”静荣大师意有所指,“你得放宽心,若一味执着,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康熙有心再说些什么,但见静荣大师一脸的平静淡然,思绪不禁飘远,过了许久,他怀着一颗沉重的心去看望皇后。
对于他真实的目的,静荣大师心知肚明。
想到他这几日情绪有些微妙的变化,静荣大师轻叹口气:“不是不信我的话吗?为何要抱希望?”
他说罢,起身去见太皇太后,将一些想法告诉她,然后道:“这人藏得很深,且王丽娟出事后,她就蛰伏起来,所以我们若继续查下去,只会让人惶恐不安。”
确定光环不是万能的,静荣大师这几天特意反省过,觉得他们有些依赖光环,这才无法接受自己查了几天都没有把人查到的事。
换言之他们过于自负,从而看轻了拥有系统的人。
太皇太后停止转动佛珠,浑浊的目光充满惆怅:“之前的事很顺利,这才让我们起了利用的心思,如今当头棒喝,我们及时醒悟也是件好事,不然遇上穷凶极恶之人,我们怕是连此刻的平静都不会拥有。”
静荣大师深以为然:“确实如此,不过玄烨似乎有其它的想法。”
听出他的未尽之言,太皇太后毫不避讳道:“一个包衣女子若真有那样的运道,我们不妨试一试。”
“您早就猜到了。”静荣大师有些意外。
“这宫里的事只要不牵扯那些古怪,还真没有什么能瞒住哀家。”太皇太后语气沉重,“真正的让哀家担心的是玄烨对佟佳氏的纵容。”
“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得放平心态,如此才能安享晚年。”对于太皇太后的一些心思,静荣大师心中清楚。
他并不赞同,但自己出家后就不再是皇家人,对于太皇太后的想法,他只能委婉告诫,不能把话说明白。
“话是如此,可哀家不甘心。”太皇太后执着于此,何尝不是想要证明自己没错。
静荣大师深深地看她一眼,便道:“看来你们祖孙都已下定决心,既如此,我也只能全力以赴助你们。”
“哀家还以为你会同情那个可怜的包衣女子。”太皇太后面容舒展,令人一见就觉得慈眉善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