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鸿钧与罗侯首战龙宇的暗中观察与记录(2 / 2)

加入书签

罗睺见状,眼中戾气更盛:“装腔作势!”他猛地掐动法诀,身后浮现出十二尊魔神虚影,皆是混沌中陨落的魔属性先天神魔残魂。“魔染诸天!”十二尊虚影同时咆哮,化作十二道漆黑光柱,直刺鸿钧眉心。

这是罗睺压箱底的神通之一,以吞噬的神魔残魂为引,强行污染对手的道基。

鸿钧面色微沉,首次展现出凝重。他双手结印,周身道韵骤然凝聚成一枚圆轮(“天道轮”雏形),轮上刻满星辰轨迹与法则符文,转动间散发出“镇压”之力。“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圆轮与十二道光柱碰撞的瞬间,天地仿佛静止。龙宇清晰地看到,光柱中的魔气被圆轮上的符文逐一解析、瓦解,而圆轮也因承受魔染,表面浮现出细微的裂痕。

“鸿钧的‘天道轮’尚未完全成型,此刻动用,已伤及自身道基。”龙宇记录道,“罗睺的魔染之力,本质是对‘秩序’的根本否定,恰是鸿钧之道的克星。”

激战半日,混沌气流被搅成一锅乱粥,两人皆负伤。鸿钧左臂被弑神枪划开一道伤口,道韵外泄,化作点点星光消散;罗睺则被天道轮震碎了左肩,魔气如潮水般退散,露出苍白的面容。

“今日暂歇!”罗睺捂着伤口,眼神怨毒地盯着鸿钧,“待我魔功大成,必让你这伪道彻底崩塌!”说罢,化作一道黑光遁入混沌深处。

鸿钧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并未追击,只是拂尘一挥,修复了自身伤口。他目光扫过混沌边缘,似有所觉,却最终没有深究,转身走向洪荒深处,背影在混沌光线下显得格外孤寂。

【龙宇观察手记】

1.?道魔本质: 鸿钧之道,核心是“建立秩序”,以“顺”为纲,试图将混沌与洪荒纳入一套可推演、可掌控的法则体系(即未来“天道”的雏形)。罗睺之道,核心是“破坏秩序”,以“逆”为纲,认为混沌本就该无拘无束,任何秩序都是对本源的束缚。

2.?力量对比: 二人修为相当,皆触及“大道圣人”门槛。鸿钧胜在法则运用精妙,根基扎实;罗睺胜在爆发力强,手段狠辣,且掌握“魔染”这一针对秩序的特殊能力。

3.?隐患: 鸿钧在战斗中,多次强行压制自身“情绪波动”,刻意维持“无情”之相,似在践行某种“天道无情”的准则——这与“大道有情”的本质相悖,长期如此,恐生心魔(为日后被天道同化埋下伏笔)。

4.?罗睺的潜力: 其魔焰与魔染之力,竟能引动混沌本源的“无规则”特性,这与我所悟“源之无中生有”有一丝微妙的共通点,只是走向了不同极端。若他能收敛毁灭之念,未必不能走出另一条道。

5.?对洪荒的影响: 此战虽未分胜负,却已在混沌与洪荒之间种下“道魔对立”的种子。未来量劫,恐与此二人的争斗脱不开干系——而这一切的源头,或许正是我诞生时逸散的那一缕源力,搅动了混沌的平衡……

【记录结束】

龙宇收起源简,望着鸿钧离去的方向,眉头微锁。他能感觉到,鸿钧身上那股“秩序”之力,正随着此战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冷”。而罗睺的魔气,则如同一颗毒瘤,开始在混沌与洪荒的缝隙中蔓延。

“道与魔,顺与逆……或许,我也该做些准备了。”他轻声自语,身影悄然后退,融入更深的混沌之中。源简上的字迹闪烁片刻,最终归于沉寂,只待未来某一日,成为揭开天道真相的关键线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