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十六《天女》完(1 / 2)

加入书签

剧情节奏咬得很紧,跌宕起伏。

两个女孩又经历了几个图景,有时一无所获,有时又是在意想不到之处找到了某样承载李湄记忆的信物,她的妆奁,她的马球杖,收藏的爱物,诗画书籍,四处散落。

她的人生就这样如拼图般被一点点拼凑出来,一个生在唐朝的贵族少女和几千年后的苏茵茵,她们就在这些细节中彼此增进了了解,引动了情感的共鸣,正如她们手牵着手欢唱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两个女孩子生机勃勃,生动可爱之处自然流露,不吝于去表现她们有多么美好,多么打动人心,让观众情不自禁就喜爱上了这对小姐妹。

然后紧接着,忽而转折,她们一起闯入了市井婚嫁的场景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然而音乐镜头似乎都在这里变得低沉压抑起来,和之前那么清新优美的风格做对比,像从中画了分界线一样割裂,场景变化中,更加鲜艳强烈的色彩铺开后,几乎带给人一种骤然的刺激和不适。

青庐帐下繁花似锦,人流如织,香炉中焚烧的香烟缭绕,灯笼照耀得四面八方一片殷红翠绿光怪陆离,苏茵茵为了声东击西带着口琴混入乐师中又奏乐又跳舞,李湄乘机去拿新娘的博鬓冠。

然而跳舞的人群在混乱中竟然意外引着了火,火舌舔舐着青庐彩花,迅速蔓延,李湄和苏茵茵骑上马,在夕阳的日暮中狂奔,火焰追着她们的脚步而来,她们逃到天地的边界,天幕垂下的幔帐边缘,回头看着远处的火海,苏茵茵焦急无比,她们的前路被火海堵住,还怎么继续往前寻找李湄的记忆信物呢?

情况如此急转直下,李湄似乎被打击得失魂落魄,甚至显得完全灰心想要放弃了,苏茵茵赶紧为她鼓劲加油,李湄欲言又止的时候,幔帐后却传来一阵急切而缥缈的呼喊。

这里的天如同被盖住了似的暗淡无光,唯有后方火海燃烧如同地狱图景,可是那帷幕后却有一点灯光如豆,微弱不绝,苏茵茵终于听出那辗转的辉光是她的父母在寻找她,不断地呼唤着她的名字。

苏茵茵终究只是个十六岁的孩子,乍然在绝境中听见父母的声音,顿时委屈得大哭起来,拼命追着那移动的光源大喊。

然而帷幕阻隔壁画内外,爸爸妈妈听不见这呼喊,李湄和苏茵茵抱头痛哭了一阵,冷静了下来,她仿佛下定了决心,看着苏茵茵说:“你别害怕,我有办法。”

两个女孩重新乘上马背,飞驰在她们来时的路上,天女的飞花飘动在青金石的天空上,马蹄带着她们飞驰着,踏过山川,河流,平旷的土地与整齐的田地稻谷,李湄和苏茵茵一起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她的家。

院门缓缓开启,执扇仕女打开大门,门中站着的,居然是李湄神情悲伤的父母和小豹子花奴。

显然此刻剧情终于推进到最最高潮,所有人全部都全神贯注屏息凝视着大屏幕,陆斯翊换了两三个坐姿,直到燕微幽幽轻声:“想上洗手间就去,别动来动去的。”

陆斯翊磨磨牙,竟然什么也没说。

谜题终于揭开了,为什么新娘的博鬓冠能成为李湄的记忆载体?因为那是她出嫁那天的穿戴。

「沙洲李十八娘,世居沙州修政坊,娇憨可亲承欢膝下,性最喜文墨,尤爱龟兹乐舞,与花奴常作胡旋之舞彩衣娱亲。父斫之为琴,轸未调而弦绝,母每穿针引线,恍惚见如昔年欢声,今彩缕依旧,膝下虚空。叶落不复青,伏愿药师光耀,引汝魂游琉璃净土;更祈慈氏降世,许我夫妇来生再续舐犊之缘。父归义军节度押衙李景明、母于阗尉迟氏云容」

祭文之上,陈旧的墨迹被火焰吞没殆尽化为飞灰,执扇仕女捧着李湄的翟衣鞋履过来,这是她记忆的最后一片拼图。

李湄在十六岁这年出嫁,却在十七岁就去世了,她为什么出现在壁画世界中,是因为父母的哀思不曾断绝,让画师绘制她入壁画,将她生前的爱物,爱宠的骨殖全部供奉在家族窟中超度祈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