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阅兵彩排——同日两重天(1 / 2)
清晨,第一缕光还没完全洒进石家别墅,众人就已被一阵急促的闹铃声唤醒。
林燕青揉着惺忪睡眼,嘟囔道:“这么早,比钓鱼起得还早。”
石海霞笑着扔给她一件防晒服:“别磨蹭,今天可是去看阅兵彩排,错过可就没机会了。”
车队驶出别墅区,一路向阅兵彩排场地奔去。路上,石无痕拿着平板电脑,给苏晴介绍:“这次彩排可是有不少亮点,听说新型的歼-20S都会亮相,那可是全球首款双座五代机。”苏晴眼睛一亮,凑近屏幕仔细看。
到达现场,安检过后,众人找到观礼位置。周围早已围满了人,兴奋的低语声此起彼伏。石明皇戴着老花镜,望着远处的跑道,感慨道:“我年轻时候,哪见过这么多先进装备,现在祖国真是强大了。”
随着一阵激昂的军乐声响起,彩排正式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徒步方队,士兵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踏得地动山摇,口号声震耳欲聋。
石无败激动地站起来,指着其中一个方队:“看,那是海军陆战队方队,他们可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接着,装备方队缓缓驶来。一辆辆崭新的坦克、装甲车,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石世峰给石明皇讲解:“这是最新的主战坦克,信息化程度更高,火力也更猛,性能在国际上都名列前茅。”石明皇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自豪。
最震撼的当属空中梯队。歼-20、歼-20A、歼-20S三机同框,呼啸着划过天际,引得现场观众纷纷仰头观望,惊叹声不断。林燕青举着手机疯狂拍照:“太帅了,这可比电影里的特效还震撼。”
石无痕笑着帮她调整拍摄角度:“注意光线,这样拍出来效果更好。”
苏晴看着这些先进战机,不禁感慨:“从过去的艰难起步,到现在的世界领先,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太不容易了。”
石无痕握住她的手:“这都是无数科研人员和军人努力的结果,才有了今天的底气。”
在无人机方队飞过之后,何宸瑜兴奋地分析着:“这些无人机功能多样,能执行侦察、打击等多种任务,在现代战争中作用巨大。”石世峰也补充道:“未来战争,科技的力量至关重要,咱们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巨大,成果显著。”
当东风系列导弹缓缓通过时,全场气氛达到高潮。这些大国重器,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后盾。石明皇眼中闪烁着泪光:“有了它们,咱们国家就有了保障,再也不怕别人欺负。”
彩排的余韵还没散去,军乐的回响仿佛还在耳边震荡,石明皇摸着栏杆的手微微发颤:“这辈子能亲眼见着这些,值了。”
可话音刚落,周围的人群就像潮水般涌动起来——下一波徒步方队即将从观礼台侧面经过,原本就拥挤的通道瞬间被堵得水泄不通。
“嚯,这挤得跟早高峰地铁似的。”石无败护着林燕青往后退,却被后面涌来的人推得一个趔趄。林燕青举着手机想再拍张方队特写,胳膊肘却被旁边的大叔撞到,手机差点飞出去,“哎呀,我的镜头!”
石无痕眼疾手快接住手机,指尖擦过屏幕上刚拍的歼-20合影,“先别拍了,人太多,小心挤散了。”
另一边,九点十二分的打卡机“嘀”声不断,杨明远扶着门框喘气,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上,后背的衬衫湿了一大片。他攥着那页写好的辞职信,纸边被捏得发皱,像他此刻拧成一团的心。
“程总,陈姐,我……”他刚走进办公室,声音就被自己的咳嗽打断,“我实在干不了了,申请辞职。”
程晓东从文件里抬头,陈立珂推了推眼镜:“项目正到关键期,至少得干满二十天,把手头的活儿交清楚才能走。”
杨明远急得嗓子发哑:“二十天?我今天就发烧了,头重得像灌了铅,想先请个假。”
程晓东往椅背上一靠,指尖敲着桌面:“既然都要走了,这二十天就盯紧点。原本这周末还想让你只加一天班,看来是我多余了——干脆别休了,全来加班,让别人轮休。”
“老板,不行啊!”杨明远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带着哀求,“我真发烧了,浑身疼。”
“哦?”程晓东挑眉,“没看出来啊。”
“您摸!”杨明远抓起他的手往自己额头上按,掌心的滚烫隔着一层汗,却被他说得急,“您试试,肯定烫!”
程晓东缩回手,在裤子上蹭了蹭:“不烫啊。陈姐,你摸摸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