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温汤惜物,夜枕安暖(1 / 2)
石无痕走进厨房时,张师傅正把剩下的十全大补汤倒进砂锅:“这汤熬了十个小时,扔了可惜,晚上热一热,够您和苏小姐当夜宵。”
苏晴看着他用滤网细细滤掉药渣,汤勺碰到砂锅壁,发出“叮叮”的轻响,像在数着锅里的暖意。
石海霞帮着分甜品,把每种都往苏晴盒里放了点:“尝尝这个芸豆卷,张师傅放了桂花,甜而不腻。”林燕青凑过来,偷偷往自己盒里多塞了块芒果慕斯,被石海霞拍了下手:“就知道贪嘴,等会儿让佣人热给你吃,凉的伤胃。”
何宸瑜抱着个大保温盒,里面装满了九转大肠和九节虾:“石少,这些够我和无败吃三顿了!”石无败在旁笑:“你省着点,明天还得留着当午餐。”李经理递给他两双一次性筷子:“何特助,这是竹制的,环保。”
石明皇坐在餐厅的小桌旁,面前摆着碗热好的寿桃羹,张妈正用小勺帮他搅凉:“老爷子,这羹里的莲子都是您爱吃的无心莲,不苦。”
石明皇点头,看着满桌分装的保温盒,忽然对石世峰说:“你奶奶以前总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咱们家再富,也不能坏了这规矩。”
石世峰应着,拿起个空盘擦了擦——刚才王总吃饭时掉了块虾饺,他顺手捡起来吃掉了,佣人要换盘,他摆手说不用:“干干净净的,扔了可惜。”
分完最后一盒菜,李经理核对着名单:“石少和苏小姐的夜宵、老爷子的晚餐、各位少爷小姐的明天午餐……都齐了,没剩下一点。”他指着垃圾桶,里面只有几个空罐头瓶,连菜汤都被倒进了花园的菜地里当肥料。
佣人开始收拾餐桌,红木桌面上的油渍被擦得锃亮,连缝隙里的米粒都用牙签挑了出来。石无痕和苏晴捧着夜宵往回走,保温盒的温度透过掌心传过来,像揣着个小暖炉。
“我小时候掉了粒米饭,爷爷都要让我捡起来吃掉,”石无痕忽然笑,“他说粮食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才肯养你。”苏晴点头,想起刚才石世峰吃掉那块虾饺时,眼里没有丝毫勉强,只有对食物的珍重。
庭院里的灯笼还剩几盏亮着,照着菜地里新翻的土壤,刚才倒掉的菜汤正慢慢渗进去,像给土地喂了口暖。林燕青的笑声从东翼传出来,她大概在跟石海霞抢最后一块驴打滚,闹得佣人们也跟着笑。
苏晴看着石无痕的侧脸,在灯笼的光里显得格外柔和。石家的家规从不是冰冷的条文,是石明皇吃掉最后一口寿桃羹的满足,是石世峰捡起虾饺的自然,是每个人把“不浪费”藏进举手投足里的习惯,像这保温盒里的暖意,不张扬,却熨帖了整个夜晚。
“走吧,”石无痕握紧她的手,“汤该凉了。”
保温盒里的十全大补汤还冒着热气,药材的香混着暖意漫开来。苏晴舀起一勺,忽然觉得这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让人踏实——所谓家底,从不是二十亿的别墅或六十六道菜的排场,是刻在骨子里的规矩,是对生活的敬畏,是让每份心意都不被辜负的认真。
几乎在同一时间,宾利慕尚刚驶出雕花铁门,宋子豪就把车窗降下一半,风卷着院子里的桂花香灌进来,混着他校服上的洗衣粉味,倒比车里的雪松熏香实在。李楠盛往他手里塞了个保温桶:“燕窝趁热喝,凉了伤胃。”翡翠镯碰到桶壁,发出细碎的响。
宋融坐在副驾,回头瞪他:“到了英国记得每天报平安,别总玩失踪。”他说着掏出张黑卡,拍在宋子豪腿上,“密码是你生日,别学你二哥,整天就知道乱花钱。”宋子豪捏着那张卡,指尖有点烫——这卡和宋子谦钱包里的那张,花纹一模一样。
宋婉柔在后排补口红,正红色的膏体在唇上涂得笔直:“你姐夫已经跟那边的寄宿家庭打过招呼了,每周会去看你一次,别给我惹事。”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录音笔,“这是我托人整理的雅思高频词汇,每天听半小时,别偷懒。”
宋思远自始至终没说话,只是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拐杖头在脚垫上轻轻磕。直到车拐进机场高速,他才开口:“子豪,你那盆多肉,我让周妈搬到温室了,回来还能看见。”
宋子豪猛地抬头,保温桶差点脱手——他从没跟爷爷说过自己喜欢多肉,想来是周妈多嘴提了句。“谢谢爷爷。”他声音有点抖,低头喝燕窝时,才发现碗底沉着颗红枣,是李楠盛总说“出门带颗枣,凡事都顺利”的讲究。
到了机场VIP候机室,宋婉柔催着他去办托运:“我跟你姐夫打过招呼,行李直接走优先通道。”宋融跟着叮嘱:“落地给我发消息,别让你妈担心。”李楠盛帮他理了理衣领,指尖划过他校服上的校徽,忽然红了眼眶:“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
宋子豪点点头,转身要走时,宋思远忽然叫住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这个拿着。”打开一看,是枚磨得发亮的铜制书签,上面刻着个“安”字。“是你太爷爷留的,”宋思远的声音低了些,“出门在外,平安比什么都强。”
安检口的红灯亮了又灭,宋子豪回头时,看见宋婉柔正对着手机讲电话,大概是在跟未婚夫交代工作;宋融在翻财经报纸,眉头皱得很紧;只有爷爷和妈妈还站在原地,李楠盛的手搭在爷爷的拐杖上,像在偷偷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