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石家茶暖虾鲜·宋家宴冷人疏(1 / 2)
十道“全美点”压轴登场时,连石明皇都坐直了身子。十全大补汤用银锅炖着,掀开盖子的瞬间,蒸汽里飘着党参、当归、枸杞、桂圆、红枣、山药、莲子、百合、芡实、黄芪的香,正好十种药材。
“这汤得用陶炉煨十个小时,”张妈给石明皇盛了一碗,“火不能大,得像呼吸似的忽明忽暗,药材的味儿才出得匀。”
水晶虾饺蒸得透亮,能看见里面的鲜虾馅,每个褶子都捏得一样多,正好十个;甜品摆成了扇形,红豆沙、杏仁酪、芸豆卷、银耳羹、桂花糕、马蹄糕、椰汁冻、芝麻糊、绿豆沙、紫薯泥,每种一小碗,碗沿都描着金边“福”字。
“林小姐爱吃的芒果慕斯,特意冻了十个小时,”李经理给林燕青端过去,“里面的芒果丁切得像小方块,大小都一样。”
席间的细节藏得像解不开的绳结:石世峰夹菜时,佣人总会提前把骨碟换成新的,连他惯用的那把银筷,都比别人的重三钱;苏晴的酸梅汤里,乌梅和山楂的比例是她无意中提过的“酸甜各半”;
顾沉舟的酒杯刚空,佣人就会添上他爱喝的那款红酒,醒酒时间不多不少正好二十分钟;何宸瑜抢菜时,掉在桌上的碎屑总会被佣人悄无声息地擦掉,连他手肘蹭到的桌布,都被不动声色地拽平整了。
吃到后半程,石无痕给石世峰剥虾,虾线挑得干干净净,虾肉被分成六小块,正好一口一块。“爸,您尝尝这个,”他把虾肉放进石世峰碟里,“太湖的白虾,刚出水的。”
石世峰笑着放进嘴里,忽然发现虾背上的虾线被剔得像从没存在过,眼里的暖意漫开来——这孩子,连剥虾都记得他不爱吐刺。
最后端上来的“圆满羹”最是动人,银耳炖得软烂,莲子完整饱满,每颗莲子里的莲心都被细心剔掉了。“这莲子得用清水泡六个小时,”李经理说,“炖的时候要顺时针搅六圈,再逆时针搅六圈,胶质才出得来。”
石世峰舀了一勺,甜丝丝的暖意从舌尖流到心里,看着满桌的菜、满座的人,忽然明白:
六十六道菜的讲究,从不是数字的堆砌。是有人记得你爱吃带皮的鱼,有人知道你怕烫特意晾温了汤,有人把“愿你顺遂”“盼你团圆”的心意,都藏进了刀工的深浅里、火候的大小里、蘸料的多少里。
窗外的灯笼越亮,厅里的笑声越暖。林燕青抱着石海霞的胳膊撒娇,说要把剩下的七星斑打包;何宸瑜正跟石无败比谁吃的虾饺多;顾沉舟和石世峰碰杯,酒液在杯里晃出细碎的光。
苏晴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这满桌的山珍海味,都不如石无痕眼里的笑、石世峰嘴角的暖、林燕青发间晃动的珍珠簪——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爱,才是最珍贵的“六六大顺”。
宴席散后,佣人手脚麻利地撤下餐盘,换上整套紫砂茶具。长桌被重新布置过,中间摆着个紫泥茶海,李经理正蹲在地上调试茶炉,银壶里的水“咕嘟”冒泡,温度计显示刚好95度——这是石世峰喝熟普的最佳水温。
石明皇被扶到主位的太师椅上,张妈给他沏了杯龙井,茶叶在水里舒展成嫩绿色:“老爷子,这是今年的新茶,您尝尝鲜。”石明皇抿了口,目光扫过厅里的人,忽然笑:“年轻人谈事,我们这帮老的就说说话。”
东侧的沙发区很快围了群人,顾沉舟正和石世峰翻看一份合**议,文件上的字被放大了些,旁边放着支放大镜——石世峰最近看小字费眼,顾沉舟特意让人重新排版打印的。
“城西那块地,我觉得可以按你说的,一半建商业区,一半留作绿地,”顾沉舟用笔圈出条款,“环保评估我已经让人做了,下周给你送过来。”石世峰点头,指尖在“绿地面积”那栏敲了敲:“得保证至少三成,不能让开发商随便改。”
旁边的王总凑过来,手里捏着杯红茶:“石总,我们公司想跟你们合作那个新能源项目,技术团队我都带来了,就在外面等着,您看什么时候有空见一面?”李经理赶紧上前:“王总这边请,我刚收拾出间会议室,茶都给您备好了。”
西侧的茶桌则热闹得多,石无败正和几个发小聊赛车,手里的公道杯倒茶时歪了歪,茶水溅到裤腿上,佣人立刻递上块热毛巾:“石二少,这茶渍得趁热擦。”林燕青凑在旁边听,时不时插句嘴:“上次我哥带我去看赛车,那速度快得……”话没说完就被石海霞拽了拽:“别在长辈面前说这些疯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