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见钧(2 / 2)

加入书签

养心殿内寂静无声,朱见钧苍白的指尖摩挲着袖口的药渍,突然低笑一声:“大伴,朕记得这个叫俞靖川的,似乎娶了乐成侯夫人的表姐?”

“陛下明鉴,确有此事。”

朱见钧轻咳两声自嘲道:“他如今真是演都不演一下,明晃晃地构陷……郑将军上个月才弹劾他手底下的人克扣军饷,今日就有人上告他通敌,他当朕是傻子么!”

“陛下息怒!”张承禄一把扶住有些头昏的朱见钧,“您得保重龙体啊!”

殿外此时传来通报声:“乐成侯求见??”

朱见钧收敛住眼底的情绪,坐直身子,一旁的张承禄将用完的药碗交到小太监手里让他端下去。

“宣。”

郭琮大步流星地走进殿内,他如今五十岁不到,一身绛紫官服着实气势逼人,眉眼锐利,与宫中那位郭太妃生得颇为相似。

他草草行了个礼,不等朱见钧叫起就直起身道:“陛下,臣有事禀报。”

虽然已经习惯了郭琮如此做派,但朱见钧还是忍不住蹙了一下眉头,压下心底的火气耐心道:“爱卿请讲。”

郭琮从袖口掏出一份奏折,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郑元敬勾结鞑靼,其麾下副将俞靖川送来密报!此等叛国重罪,请陛下立刻下旨捉拿郑元敬回金陵问罪!”

朱见钧接过奏折,苍白的脸上浮起一层薄红,一边剧烈咳嗽一边怒斥道:“朕待郑将军不薄!他竟然犯下如此重罪!”

郭琮假惺惺道:“陛下,知人知面不知心,昔年老臣与他共事时本也以为此人算是个君子,却没想到如今竟变成了这般!”

朱见钧合上奏折,一副咳得快要喘不过气的模样,气若游丝道:“只是郑将军镇守蓟州将近十年,也打了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的战役,若是贸然召他回金陵,依表叔来看,蓟州何人能守?”

“老臣觉得,俞靖川就很不错。”郭琮漫不经心道。

“此等大事亦非你我二人便可做得了决定的,还需内阁诸臣商讨。这样,后日早朝之时再商议此事,在日之前还望表叔切莫将此事告知他人,否则贸然行事恐怕会打草惊蛇,反倒不美。”

朱见钧咳得快要喘不过去了,郭琮心不甘情不愿还想多说两句,张承禄像座山一样往他跟前一站,阴恻恻道:“侯爷,陛下需要休憩了。”

郭琮只得悻悻退下。

朱见钧立马收起那副病弱的模样,眉头一拧道:“大伴,备墨。”

张承禄迅速备好笔墨,朱见钧提笔疾书,字迹凌厉如刀:

“怀玉亲启:蓟州生变,速归。”

他想了想,最后在信上又写了几个字:“带郑霭回金陵,留少柏守登州。”

“让玄甲卫快马加鞭把信送到怀玉手里,他不在金陵,郭琮无人制约,他手底下的那些虾兵蟹将又开始给他出谋划策了,这样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