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雨夜(1 / 2)

加入书签

大明崇德十二年,夏六月,雨将回春堂后面的药田浇得湿漉漉的,一眼望过去是分不清的浅绿、葱青、空翠,笼在??烟雨中。

堂内的竹雕花屏风后面的陶壶上飘着两缕白烟,少女盘腿坐在软垫上目不转睛地看着陶壶中的药材。

党参、焦术、升麻、菖蒲......约莫五百文。

前几日上山去采留在家里的甘草还有一些可以拿出来卖,能换个几文钱。

半个时辰应当还没到,刚刚数到几来着?好像还要再过一会,壶里面的药材看起来还没煮透。

“再放两碗水进去。”

她还在老老实实地等着,突然听见头上传来熟悉的声音,一骨碌就从软垫上站了起来,拿了先前预备好的水加到了陶壶里。

“师傅您怎么来了?不是说今日您不坐馆么?”

章见青先是冷哼一声,瞥了一眼她放回椅子上的软垫,随后坐下开口便是:“若是我不来,换了新药你这蠢丫头到时候煎坏了,白白浪费银子不说,到时候你娘的病说不准更坏,不得把你这丫头哭死。”

陈湘行讪讪的:“这不是您说的,先放半碗水煎半个时辰,再放两碗水。”

她明明就是按照叮嘱做的,而且为了保证药效那可是一直在心里默默算着时辰的,绝对一点都不差。

结果劈头盖脸还是一顿骂。

“我才没工夫管你这点小事。”章见青提起笔就写了一连串药材的名字,随后把药方往陈湘行手里一塞,“你按照这个药方把药抓了煎好,然后跑一趟太平村,就村头那边有个一直坐在田埂上晒太阳的老人叫徐阿福,你把煎好的药给他,完事之后这次你娘的药钱我就做主给你免了。”

“好嘞!”

太平村原先是前朝和新朝发生战乱的时候避祸的地方,后面就是一座险山,山上的路绕得乱七八糟的,如果不是当地人恐怕都找不到能爬上顶的路。

山脚底下是义庄,太平村在义庄前面,衙门的官差谁都不乐意去那地方,干脆就从太平村里寻了一个聋哑老人来帮他们搬运尸体,而这位聋哑老人正是章见青口中说的徐阿福。

陈湘行照着药方抓药煎药,两壶药煎得差不多了就一齐放进了自己的小背篓里。

等她从回春堂出去的时候外面的雨恰好停了。

她家的田庄在榴山村里,沿着回春堂一路向东,过了桥沿着右边的小道走差不多四五家就到了。

到了田庄门口她就把背篓挂了起来,一个陶壶留在背篓里,另一个则由她小心翼翼端进了屋子里。

屋子里的布帘被拉得紧紧,沉闷的黑暗中唯有佛前摆放的香烛燃着淡淡的火光,陈湘行只能借这点微弱的光源将手里的陶罐放到桌上。

“娘?”

轻微的声音似乎怕惊扰了什么。

忽然床上的人动了,罗氏近乎是飞扑一般冲到陈湘行的怀中,她的瞳孔中是难以言表的惊恐,长长的指甲死死地抓着陈湘行的脊背。

“啪”的一声是指甲断裂的声音。

陈湘行想让她松开手,但罗氏的力气在此刻简直大得惊人,任凭她怎么扣怎么掰都不罢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