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6章 看人真准(1 / 2)

加入书签

做实业跟搞金融不同。

搞金融或许能投机一世。

做实业,搞技术却只能投机一时。任何侥幸取得的成就,最后都会像大浪淘沙一般被时间冲刷走,钱怎么来的,就能怎么去。

特别是这种高科技技术密集型企业。

所以,杜大明要是不踏踏实实干,压根不需要程时来踩一脚,也很快会下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程时也见过那种在权力斗争和技术研发两方面都很擅长的人。

比如他自己。

或者虽然只擅长搞权力斗争,却也能坚定不移支持擅长技术的人。

比如蒋郁东。

蒋郁东:“你越受瞩目就越要小心。很多人都是自己不行,却不准比他行的人上。”

程时微微点头:“放心,我不害别人就是最大的善良了。别人要是想害我,那他自己也得脱层皮。”

蒋郁东:“你这次跟他们去莫斯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是去做技术支持的,不要出风头。那个谈判团里的人级别都不低。除了警卫团,都是你惹不起的人。”

-----

这一次去莫斯科谈判的团队加上警卫团的人,一共十二个人,都是清一色的男人。

而且除了程时以外都是现役军人或者退役军人。

所有人基本都能讲俄语,平均年龄三十五岁。

如果不是有程时、章启航和陆文渊他们三个年轻人,特别是程时,这个团的平均年龄至少要往上再提五岁。

团长是个少将,姓吕,五十多岁,高鼻深目,长得向外国人。

看到程时,大家心里直犯嘀咕:虽然知道早知道程时比较年轻,可这也太年轻了吧。

这个年纪的人涉世不深,太浮躁和冲动,一个不小心就会让国家损失大量外汇,买回一堆没有用的东西。

这团里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吕将军挑的。

只有程时,是上面指定的。

上头还说技术方面要多听这个小伙子的意见。

其实定了名单之后,吕将军心里头很不舒服,还找陆文渊来打听了一下程时的情况。

结果陆文渊也对程时不吝美词,还说只有程时跟着去,这事才能办成。

吕将军怀疑上面有人给陆文渊施压。

所以他对程时做了个详细的背景调查,想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身份。

结果发现程时是如假包换的工人子弟,从工厂的最底层工人靠技术一路摸爬滚上来。

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背景,那就是姐姐嫁给了蒋家的少掌门。

可是那最多能给他多拉点生意,不足以让他技术超群,让上面煞费苦心拉他入局。

大家在京城的一个酒店里汇合,次日就要坐飞机去莫斯科。

晚上,吕将军召集所有成员开会,强调出去的纪律和注意事项。

按照习惯,开会的时候要喝茶的。

如果在会议室,有服务员泡茶。

没有服务员的时候,就是级别最低,最没地位的那一个去泡茶。

这就是潜规则,是男人们定地位排序的方法。

跟狼群打架是一样的。

现在的情况,就很玄妙了。

警卫不在,大家都觉得应该程时去泡茶,因为他没有级别,最年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