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8章 天下一统,但问题更大。(2 / 2)

加入书签

【其中激进派认为现在凉州的唐人已经别匈人杀绝了,预期接受后元国的投降,是他们成为后患,还不如将他们一并赶走。】

【而保守派则认为虽然唐军占有优势,但若是将凉州的匈人逼到绝路,他们必然会狗急跳墙。】

【到时候匈人不断从凉州骚扰,这对朝廷来说得不偿失,还不如将他们收编,以王道教化。】

【双方争论不休,西路军也因为战略未定,而停在萧关和陇关停滞不前。】

“如何处理投降的匈人,这可是个大问题。”

李婉荺试着代入了一下洛尘的视角,发现这个问题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激进派的主张看似一劳永逸,但是后元国并不想前元和南元北其他势力夹在中间,除了战斗到死没有别的选择。

若是唐军不接受投降,而是选择进攻。

那么他们完全可以从凉州逃到草原和西域。

而凉州被匈人祸祸了这么久,早就没有了唐人的踪迹。

现在因为匈人的残杀,全国都缺人,朝廷没能力,也不可能在凉州维持庞大的军力驻守凉州。

到时候很有可能被匈人不断从凉州放学。

但若是收复后元国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那么对朝廷现在的民心也是重大打击,唐人对残暴的匈人已经恨之入骨,只想全力雪耻。

而现在收留匈人残部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那朝廷还对得起天下臣民吗?

更重要的是和后元进行谈判,那么要不要和逃到草原的匈人谈判?

那些在冀州,燕州,豫州等地欠下累累血债的匈人贵族可还都躲在草原上呢。

这时候谈判,会让天下人怎么想?

感情上她不想放过残存的匈人,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放过匈人最符合实际利益。

李婉荺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两全之法。

只能带着好奇心,继续向下看。

【洛尘在感情和理智的问题选择上,选择了用理智来解决感情问题。】

【洛尘不仅没接受后元国的投降,并且还去信让对方洗干净脖子准备接受审判。】

【后元国主收到信后认为自己被卑躬屈膝地投降还受到如此侮辱,这种情况下,他们即便是要往草原上逃,在逃之前也要给唐人一些颜色看看。】

【后元国主率领主力部队后撤,并安排少量兵马佯装溃败,准备在路上伏击追击的唐军。】

【洛尘猜到他们会在路上设伏,便派遣少量兵马主动进入埋伏圈,并在对方出击的时候,反包围对方。】

【武靖九年,八月。】

【后元军在设伏唐军的时候,被武靖帝反伏击,后元主力在伏击战中大败,十不存一。】

【后元国主在亲信的掩护下向草原遁去。洛尘亲率骑兵追击,当场生擒后元国主,并将其带回旧都祭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