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9章:群商毕至,意外之喜!(1 / 2)

加入书签

刘议被轰出衙署大门的时候,在门口蹲了好久,听了叔父把事情摊开来说明,心里像针扎一样难受,现在再去求步氏已经无用了。

好在叔父又指了一条明路,日后可以多收亚麻、苎麻,以成麻布,这些布匹较为简单,可以用作民生之物,在扬州通行。

虽然错过了一个阖家富贵的机会,但是日后也能去和众多布商争一个麻布的商贸市场,仔细想来也还算不错,至少家族商贾日后还有出路。

但是他这个人口风不是很严,当天夜里,被几个友人请去吃酒,一兴起就把这件事说出来了,引起了在场人的震惊。

也终于摸到了一点许扬州心思的脉络,这漕运通渠之后,水网发达可兴商贾,卫氏果然还是要从中揽财的。

这两万亩桑田若是真能收成,可就是数万筐蚕丝,高档的锦缎数万匹不在话下,绢帛也不少,从中获利令人眼馋。

当然,这也不是谁家都能养得起的,两万亩的桑田来养蚕桑,且不说损耗如何,就算全无损耗,每年的成本可能在两万余万钱,能拖垮好多商贾了。

有了这个消息,这些商贾更加愿意请刘议吃酒,让他过了一段众星捧月的日子,到八月时节,许泽已开了芍陂,沿肥水而行,决通了一条山道令水通行,填河床以利船行,可省去数日时间,将这一水路的复杂程度减少了大半。

若是日后有足够的硫磺来制作雷火破山,恐怕还能更快,当然那需要繁复的计算和试验,现阶段还并不合适。

如今走水路从寿春到龙舒,基本上一日就可到达,而且水路日夜能行,哪怕是粮草辎重这种吃水很深的船只,也只有几个地方不能通行,许泽还在等着船运给于试运的汇禀。

如此经过又一旬的试验,许泽和几十名水工匠人修订了几次水图,重新敲定路线。

这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事。

来探工的大商越来越多了,每次来都是提着大量的肉食、米粮,直接在河边煮肉烤肉,用水煮了酒又放置于水中冷藏,再来献给许泽等人尝鲜。

许泽都赏赐给了休息的民夫,也赏赐给了罪徒。

起初他还奇怪,这些商贾之家向来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以往要他们出血来攒点“功德”,至少要诸葛亮、贾诩、典韦这种为人所知的亲信去。

或者让信令持自己的剑、符节而去,否则也不舍得给多少好处。

这几日却是接连不断的来,唯恐来得慢了,有些来了好几次的才慢慢的透露了诉求,想要许泽租他家的田。

“州牧,老朽家在桐乡附近,有良田五百亩,若是州牧有需要,可租去耕种,租金无需多少,老朽只想求一个凭引,日后可营绢帛、麻布,能少些商税即可。”

家里的田如果和州牧府或者卫氏商会挂上关系,那么日后好处肯定会更多。

别的不说,卫氏的一个信物,在很多地方都能走驿亭,而无需溢价支付驿亭的货马、住宿、酒食,每年省下来的钱都有几万了。

更何况还有关税的减免,沿途官府的照顾等等……这可真是攀上高枝的好机会。

不过想要拿到这种特权也不简单,许泽一般不会因为些许款待劳工的好意就松口,这位州牧的威严还是十足。

“租田之事,待秋后会有详细的筹划,不必着急。”

来人往往听见这句话后都会暗暗叹口气。

想起那个叫张叶的商贾,那就是标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