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4章:每相约一次,孙策就要失去点什么(1 / 2)

加入书签

许都,尚书台。

台阁各间厅堂之内,满是贤才,为筹算之事群策群力,其中陈群担任筹算罪徒名录、以省开支之事,需要算出各地押送罪徒所需人手,路途耗损。

一日夜,他便完成了算比,编纂成册,再去别的人那里相助,荀彧则是在不断的写公文,下发至各郡县,命各地官吏调遣物资至路途,完成立即下拨的两万万钱。

休憩时,陈群在庭院看台阁这些同僚,心里忽然有一种感觉。

好像现在不是战时,而是在大汉盛世之期,同僚间并无战争胜负之虑,只在职责内奋进同劳,以成盛举。

这种凝聚感,和早年自己游徐州时截然不同。

大致在十年前,陈群曾随父亲避难徐州,所见官吏、百姓、商贾,每日皆在思索去处,打听贼匪数量几何,徐州掌权是何人、会不会草菅人命、会不会驱赶流民。

那时候,想要进城得到庇护,都要靠陈氏的身份,请叔父陈圭前来的迎接,城外饿殍遍地、尸横遍野,哭喊得人心里仿若撕扯,但却不得进城。

这些光景,建安之后五年间,已逐渐不再有了。

陈群正想着,远处有个身材不高,但很顿时,气势如龙似虎的中年大步而来,多年戎马,已让他的鬓角和胡须添了几抹雪白,眼角亦是多了皱纹,可气势依旧雄壮。

“文若!”

陈群躬身在侧迎候,曹操在路过他身旁时候停了下来,低头来看,惊喜道:“长文啊?是长文吧!?哈哈哈!!”

“你终究还是到我许都来了!”

曹操早年征辟,陈群也是拒绝的,但几次征召之下,不得不应了地方县令,一来自己熟悉,二来可以离许都官场远一点。

他在陈纪的保护下成长至今,声名羽毛极佳,不能卷入许都朝堂的漩涡之中。

因为亲陛下则有家族中落之危,亲曹公亦有落人口实之不便也,故而远离是最好的选择。

“几经拒绝丞相征辟,在下心中汗颜,如今父亲已故去,家中需官吏支撑门庭,在下亦需此途证一身才学。”

“你倒是实在。”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径直和荀彧交谈去了,筹算基本上已接近了尾声,颍川的几个大家族捐得共六千万钱,借与府库,日后以免税偿还。

如此办法,在别处的家族亦可用,譬如徐州的糜氏,还有如今商通南北的卫臻,皆可立刻筹得数千万,合计万万钱换取凭证,日后免除关税即可。

这样分摊了国库,少府只需割一千二百万钱即可,至于收回这些成本,其实怎么算都很容易。

“他们所有人都漏算了一利,”荀彧和曹操躬身而笑。

曹操意外的挑了挑眉:“文若说说。”

“在下看了水图,芍陂通漕之后,引水灌溉的规模比当时葛陂更大数倍,当年葛陂可养五万贼兵流民,芍陂只会更多,而且灌溉之工事可以南走,沿着彭蠡湖直到上缭,那也就意味着,豫章亦可富足。”

“预算下来,恐怕能复垦几十万亩,容数万百姓生息劳作,为扬州建仓奉献。”

曹操闻言亦是去看了水图,荀彧勾画过后,自是清清楚楚,他看完点头道:“这么说,子泓还算少了,也许一两年就能收回成本。”

“不错。”

“好,有你们操持,本相也就放心了。”

曹操环顾这台阁之内,络绎不绝往来车马运送案牍笔墨,好不热闹,这光景,竟是自己打下来的,心里又怎么不自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