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1章:一封奏疏,羡煞多少朝臣(2 / 2)

加入书签

啪!

朝堂之上。

韩融哭笑不得,合上奏疏满是无奈:“少府实在不堪拨付,还请陛下定夺。”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如此愿景朕岂能不动心?”

刘协缓声感慨,向左右朝臣道:“朕多少年没有听过有臣子说出这等壮志了,今许爱卿治扬州之才,诸位共见。”

“短短半年,破两起祸国大案,有通漕运水利之策,能惠及扬州百万子民,且奏疏之后又呈兴商贸之预算,朕岂能驳斥?”

“但,而今四海未平,叛党尚未归附,需丞相算比军费,方才予以调遣。”

此刻,虽然刘协有同意的意思,但连曹操都在沉默中。

他也是有点无语。

虽然之前和子脩信誓旦旦的说过,要保住许泽的政绩,以及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威信。

但现在一开口,就是五亿钱……我怎么可能不想抽他!

曹操手都在抖,不是惊讶,是被气的。

你比那几个巨贪震撼太多了,人家偷偷摸摸经营多年,殚精竭虑、担惊受怕、如履薄冰,最后冰破了爆出几千万,已经是举国痛恨了。

你狗日的要五万!

到时候随便节省点,都能捞几千万,还名正言顺。

还举了王景的例子,王景那时候和现在能一样吗!我还在打冀州呢!

上哪筹这五亿去。

虽然只有一亿六千万是钱财,其余都是物资,那也是足够让尚书台、少府鸡飞狗跳,把我的文若累垮了。

曹操此刻想应下,但是有点脸红,主要许泽是自家女婿,他来劝说就有一种自家长辈掏钱给晚辈,还要向族人说明不是溺爱的尴尬。

好在,杨彪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此事,微臣有些想法。”

“杨爱卿请说。”

刘协坐正,他万没想到是杨彪来附和。

“陛下,扬州牧此疏之中,未曾提及养民之本。据臣所知,扬州山川纵横,驿亭修建不易。饶是许扬州这种不辞辛劳之人,所建驿亭不过一条,只是豫州通往龙舒,除此并无第二条驿亭,原因也简单,因山路崎岖,走马不易,陆路蜿蜒不能通达,则驿亭效果微乎其微,修建亦是浪费。”

“因此,扬州一场洪灾,各地溃堤之后,米粮、布匹转运艰难,更需通渠。”

“漕运通达南北支流、东西主流,可惠六百余里,则可为盐布米粮三者互济。”

“漕船所载并非止于粟帛,乃是乱世民生之血脉耳;商税所缴岂单是金银?实则是再造太平之基。”

“故此,微臣附议。”

“陛下,微臣亦附议。”

宗正刘备躬身而言,他环顾四周,最后看了一眼曹操,似乎在使眼色,又向刘协拱手道:“既是惠及商贸民生,则向商贾预征税收,发以凭引,便可解决钱财筹算,而粮草可自徐州支取,徐州仓储百万粟,为民所屯,用于民生。”

许泽目前做的事,也正是他想做的。

关键许泽有这个能力,他能想出这种水利之策,他还能算出用度来,他还极可能做到这等愿景!还写得出如此有力的奏疏!

昔禹凿龙门而通九泽,武帝穿渭河而利关中!

将陛下比作这二位吗!这饼太香了!

真是羡慕到欲痛饮三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