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点兵(1 / 2)
次日天未放亮,孙隆带队赶回。
得胜而归的军队踏着晨露,连同押解的叛军,黑压压地出现在距驹骊三十里外的野郊荒地上。
直至第一缕晨曦穿透云雾,从远处山际升起,万余人的队伍终于抵达王宫,盘踞在宫城外,场面可谓壮观。
经过大半夜长途奔袭,负责押解的兵卒仍然士气很足,打了胜仗,一个个手持兵器,仰首挺胸,沐浴在崭新的阳光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监军视线范围内,被捆束双手,密密麻麻跪在地上,等待处置的叛军。
那一群面如土色、死气沉沉的俘虏中,不时有人抬起头,目光警惕而敏锐,像在伺机寻找着逃脱的可能。
偶尔,他们从看守的兵士身上望过,眼中带着隐忍的仇视。
同一时刻,军机大营内。
孙隆盔甲未脱,带着一身尘土,跪地道:
“陛下,昨夜一战,我军大获全胜,全赖主将应敌之计,火攻奇袭,一举冲垮了叛军阵线,”
话音稍顿,孙隆面露难色,又道:“只是……当时在乱军中,主将萧将军冲出后,与部队失散,昨夜臣曾派人去寻,仍不见其下落,如今、生死不明……”
沈行约听过,脸上的表情十分耐人寻味。
正要开口时,一个身影自营门外闪入。
萧拓依旧戴着半截面具,换了身守卫的窄袖武服,撩袍迈进,道:“我人在这。”
话音落下,他径自走到桌边,随意坐了,一手搭在桌上,侧头看着御位,裸|露而直白的目光如有实质。
孙隆后知后觉,抬头看了眼人。
一时间,脸上的表情相当精彩。
“先前……是朕和萧将军有约。”
沈行约一瞥对面,眼中带着少许警示的意味,沉吟道:“让他打胜后,先你们一步回来了。”
孙隆:“是……”
“行了,”沈行约道:“起来喝口茶,别跪着了。”
孙隆应声,撑着膝起身,捡了个侧位坐下,军中小吏跑来,为几人奉茶。
孙隆在营内汇报战果,除去昨日战死的叛兵,生擒的战俘,余下足有四五千人。
这些人虽已沦为战俘,但反抗情绪很高,怎么安置是个问题。
“陛下,这群边兵冥顽不化,眼见败势已定,仍负隅顽抗,宁死不降,”孙隆道:“有两个都尉,昨夜叛逃时,见逃不掉,竟在半路自杀了!”
沈行约听后沉思少许,道:“张沫的尸首带回来了?”
孙隆点了点头,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叛将尸身?是否要鞭刑示众,以儆效尤?”
沈行约摆手道:“算了,以将军之礼厚葬了他。”
这时徐阜请示入内,沈行约抬手示意,让他不必行礼,又道:
“那些战俘之中,允许张沫的部下为其哭丧。”
孙隆道:“这……”
“陛下圣裁??”
徐阜拱袖道:“目下最为紧要,一是整饬军队,二是安抚人心。陛下此举,既可对上彰显天恩浩荡,也可对下安定将士之心,招降叛将,纳为己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