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 章(1 / 2)

加入书签

北镇抚司内,众人正忙得焦头烂额。

经查,南州刺史利用职权,不仅私吞赋税,还侵占了南州两百多万石秋粮。

每每征收赋税时,南州刺史便伙同下属,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搞出诸如井水钱、过桥钱、神佛钱等苛捐杂税,南州老百姓被搜刮的穷苦至极,好些连饭都吃不上。

罪证上达天听,帝盛怒,当即下诏,将这危害江山百姓的蛀米之虫枭首示众。

江少川将斩期延后数日,只因这幕后之人还未揪出。

那揣着真账本北上的贩夫,在抓捕当日便自尽身亡。

刺史夫人等一众知情者,事发当晚皆自裁谢罪,只剩下一群不明内里的老弱妇孺存活于世。

南州刺史在狱中,遭受严刑拷打,始终紧咬牙关、拒不承认背后另有依附之人。更于行刑前留下一纸认罪状,将所犯通通揽在自己身上,求皇帝恕幼子性命。

等狱卒依时前来押人,牢内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死得这般轻巧,自然无法解民怨、平众怒。

皇帝另下诏令,施以戮刑(当众鞭尸扬灰),不得入土。

南州刺史贪墨案,最终以刺史本人咬舌自尽,家产尽数籍没,后代沦为贱籍而告终。

明镜高悬,江少川端坐于案前,闭眼沉思。

佘山脚下那波人,在其受伤后立即收起攻势,显然不是为了取他性命而来。

若是南州刺史所派,只怕恨不能将他一招毙命,又怎会劳师动众,只为下毒。

回想林中那双眼眸,江少川觉得并不陌生,好似在哪里见过。

却始终想不起分毫。

“大人,时候不早了,早点归府吧?”

石六的声音在耳侧响起,江少川缓缓睁眼,恍觉屋外晚霞已烧红了天空。

他点了点头,将案上纸墨归置妥当,这才提步朝外走去。

出来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即出现在江少川眼前。

原是莫大夫,挎着医箱,已在诏狱外苦等半日。

见到江少川,他眼睛一亮,即刻抓起手中信笺迎了上去。

“二爷您看,箭上所用之毒,已有眉目。”

话说这莫大夫将箭簇带回后,苦苦钻研数日,翻遍医书,始终找不到半点蛛丝马迹。直到其最小的师弟从西域归京,路过时提了一嘴,此物气味与西域秘药——醉兰,有六成相似。

他立即去信西域,今日一早得到回信,此毒确实与那醉兰脱不开干系。

莫大夫将新调制的药散敷在江少川的手臂上,再从药箱取出净布细细包扎。

伤口已结痂,皮肤周围仍留下淡淡的黑印,可见毒已深入肌里。

“此药能暂时压制毒性,但深入的部分仍无法根除。老夫明日便动身前往西域收集药材,在此期间,还望二爷保重身体,万万切记,远离萱草。”

“萱草?”

莫大夫眉色凝重,“正是,此毒若无引子,便与常人无异,不会有任何症状。可一旦有萱草为印,便会周身无力,轻则致幻伤脑,重则筋骨寸断而亡。”

江少川默默记下,辞别莫大夫后,御马回了江府。

他如往常一般,先去了一趟寿安院,正好看见林娇娇陪着老太太,在庭院修剪花枝。

“再过几日便是中秋了,承峰定会回来。他最爱舞剑,每每都叫它们陪着受灾殃,需得尽快将这高出的部分修理整齐才好。”

林娇娇莞尔笑道:“老太太不必着急,有奴帮忙,定来得及。”

一老一少眉眼含笑,一副其乐融融之景,实在叫人不忍打搅。

江少川怔怔看了片刻,随即转身朝凌院走去。

未有通传,江少川进去时,江承峰正立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木桩呆呆发愣,不知在想些什么。

看见江少川的身影,江承峰先是双眼圆睁,满脸的不可置信。

紧接着双手微微发颤,慌忙推动两侧木轮,许是使不上劲,木轮未动分毫。

江少川自是瞧见了,快步来至兄长身旁,将他推至桌前。

桌上,摆着下了一半的棋局,黑白两子分庭抗礼,不相上下。

“阿兄是在下棋吗?”

扶着椅臂的手颤得愈发厉害。

有多久没听到这句‘阿兄’了?自除夕那日不欢而散,已有大半年了。

江承峰偏过头,隐去眼角泪意,朝外唤道:“换一壶新茶来。”

江少川于对面落座,抬眼间,便看见正前方的柜架上,摆着自己从南州亲自挑选的锦盒。

那锦盒,打败了左侧的青花瓷,战胜了右侧的古迹,占取了中心位置。

喉间微微发紧,江少川眸光转柔,“我来,是为昨日的赠礼。那玄玉弓,是在南州办案时,在一玉石匠人手中发现的,我瞧着,与阿兄的长弓极为相似,故而买下赠与阿兄。还望阿兄莫要误会,此物绝无冒犯之意。”

说话间,江承峰正将棋盘上的棋子一一收入棋盒。

虽是简单的动作,可重复几遍后,手便开始不听使唤,棋子三番五次从指间滑落。

江承峰将手藏回衣袖,黯然一笑,“我这身子,如何还能扯得动弓箭。此物落入我手,岂不糟蹋了。”

话音刚落,小厮便捧着茶盏入内,将茶水奉至江少川身前。

热气腾腾,茶香沿着杯沿四溢开来,正是那玉叶长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