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道观(2 / 2)

加入书签

“那你怎么知道?难道你比我聪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颜知翻了个白眼,赶紧转移话题,“我们也先去殿内候着吧,外面怪冷的。”

二人回到殿外,却见阿诺仍独自伫立青铜鼎之前,风吹得她衣袂飘飘,弥漫的云雾中,她像是一只乘风归去的鹤。

颜知不悦:“她又想弄什么幺蛾子?”

顾行远转头看他,用眼神探询。

“算了,不管她,一个奇怪的人罢了,我们先进去吧。”颜知没说,只哈了哈被风吹得冻僵的手。

“我去看看。”顾行远朝阿诺走去。

直到在她身旁站定,她都仿佛没有发现似的。

“阿诺姑娘。”顾行远轻声开口,“外面冷,进去避风吧。”

阿诺没有转头,神情也隐藏在帷帽下,全部被遮掩住了。

她的声音很轻,被风一吹,好像碎了一样,竟有些飘渺之感。

“顾公子,你说,世间真的有神明吗?”

“有。”

出乎阿诺的意料,顾行远的答复简明扼要,却十分坚定。

于是她转头看他。

从前顾行远分明是个不信鬼神之人,并对皇家但逢大灾不去解决,却先设坛问神的那一套十分不屑。

“世间有神明,阿诺姑娘。”

顾行远又坚定地重复了遍,说话时他的眼神始终注视着她,眸中透着温和,“世人向神明诉诸苦难,神明高坐明台,尽数纳入眼底,怀以悲悯,于是一切苦难都有了可解之法。”

阿诺低声道:“……世间若有神明,又怎会有苦难,更不会有苦难之人。世间恶鬼攘攘,若真有神明,祂又在何处?与其求神明解救,不如自寻解救之法。”

“你这番言语已道出真谛。”

“何意?”

“众生万相,皆是神明。”顾行远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1】,无非自救而已。”

寒风凛冽,将阿诺遮面的帷帽吹起,露出那张缠满了麻布的可怖面容。

她的目光无意与顾行远的目光直接碰触到了一起,恍惚行过千年万岁,故人再次重逢。

她忙压下帷帽,声音里是细密的慌乱。

“抱歉,顾公子。”

顾行远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是温和的,没有因视其面容而有丝毫改变。

“阿诺姑娘,你没有做错什么,不必道歉。”

“阿诺。”

颜诺不知何时又出来了,站在廊下朝她挥手喊道,“外面好大的风,好大的烟,快进来。”

顾行远望过去,目光更柔和了些,嘴角噙了笑意。

“阿诺姑娘,我们过去吧。”

青松遮胜境,翠柏绕仙居。

清风观的后山与前山门宛如两个世界,没了拥挤的香客,这里清幽入胜。即便在冬日,也依然翠色满眼,百鸟啭鸣。

给他们准备的两间静舍坐落在一片密林前,溪水从山涧淌出,绕着屋角潺潺流动,实在好风景。

静舍一直有人打扫,所以可直接住人,只是山中寒冷,生了炉子也不见暖。

齐乐槿刚到就与颜诺打了招呼,与顾行远一起找清风观的道长安排点香事宜去了。

颜诺取出嫂嫂给的名帖:“我也要去找一下张瑞端道长。”说罢又对颜知道:“二哥,你不许跟来。”

颜知倚门抱臂:“我还懒得跟呢,不过你病刚好,穿厚些再去。”

颜诺将披风系紧:“阿诺,我们走吧。”

颜知慵懒的姿态一僵:“她单独跟你一起?”

“那又如何?我们姑娘家一起,二哥就不要啰嗦了嘛。”

颜诺拉着阿诺就往外去。

山中幽静,颜诺拿着名帖一路询问道童,才顺利寻至张瑞端道长的静舍前。

静舍是一间普普通通的有些陈旧的小木屋,此刻木门紧闭着。

一个大约七八岁,双颊红扑扑的小道童从侧屋出来,探首问:“找谁?”

“小道长,我们是来找张道长的,麻烦你通传一声。”颜诺见道童可爱,不由笑着将名帖递过去。

道童接了名帖,稚声清脆:“那你们等着。”转身拉开门进去了。

过了会儿,道童才跑出来,歪了歪脑袋看向二人:“我师父说,要么你进,要么她进。”

颜诺一怔:“为何?”

道童顿了下,似乎也有些不解其意,只能挠了挠头如实转述道:“因为我师父说,你们是一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