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礼物别人买手炉,他买个壳!(2 / 2)

加入书签

杂货店还收钱,老板自己当着掌柜,就两个伙计还都是亲戚,他们老家都在乡下,有上百亩田,每个月家里往城里送粮,粮荒他们一点儿都不担忧。

他每天一开门就让伙计到钱庄去问问银子和铜钱怎么兑换,回来把所有货品标价更新一遍。

左右别的地方铜钱还没贬值这么快,他妻舅走南闯北的进货,能到远处花,就是运起来麻烦些。

做生意哪有怕麻烦的。

掌柜乐呵呵地扒拉算盘数钱,他家两代在观阳县开店,可从没有像如今这般好赚钱过。

卢栩今天装了不少钱,沉甸甸的。

领着颜君齐一通看,反正铜钱天天贬值,他也舍得花了,除了海带、木耳、菌菇、干菜,酱醋调料,他还给腊月买了一个小竹球,里面有个铜铃铛,抛起来有清脆的响声,给卢锐买了一个最小号的皮球。

小皮球是用驴皮缝的,里面塞着棉花,不是太圆,糊弄卢锐足够了。

至于卢舟

卢栩也不知道卢舟有什么爱好。

他这弟弟懂事的好像没有任何需要花钱爱好。

卢栩在杂货铺里找了又找,挑中一个装手炉的小包。只有巴掌大,粗布里衬着细藤,呈香炉的形状,圆丢丢胖嘟嘟,上面还有个小盖子。

卢栩“正好,回去给卢舟当存钱罐用。”

掌柜“”

别人买手炉,他买个壳

到元蔓娘,卢栩买了把水粉色的油纸伞。

他们家只有一把伞,都破了。

往后正是雨季,怎么都用得着。

卢栩另外补了针线,和掌柜一通砍价,让掌柜白送了一叠粗瓷碗。

那些形状有些歪斜的不好卖,不妨碍用,卢栩卖凉菜可以给人试吃时候用。

他装好东西,看看天色,怕会下雨,“反正来了,要不去买点布”

他们家衣服一直是他穿卢吉剩的,卢舟穿他剩的,腊月穿卢舟和元蔓娘剩的,轮到卢锐,麻布的衣服也洗软了,改改卢锐接着穿。

卢吉出意外前他们家家境还算好的,村里更穷困的人家冬夏都是一身衣服,夏天拆絮,冬天加絮。絮的要么是旧棉花要么是柳絮。

今年他家还没买过布,他天天家里县里两头跑,又费鞋又费衣服,元蔓娘把不少破旧衣服都给他做了鞋,等天热起来,卢舟腊月换洗的衣服都要不够了。

颜君齐家比他家好点,但也两年没买过新衣了。

现下县里百姓吃饭都成问题,布庄生意却成了两端。西街给富人家裁衣的绸缎庄生意虽也受影响,影响却不大,生意照旧做,他们去绣庄卖绣片,掌柜还给他们拿银子结的钱。东街针对普通百姓和穷人的布庄则生意急转直下。

掌柜已经打发店里伙计学徒回家休息几天。

他不付工钱,要管饭,现下哪有饭

好不容易来了客人,掌柜强打起精神,也不嫌卢栩挑,把各色的布挨个拿出来给卢栩选。

掌柜“你若有粮食换,我算你便宜些。”

卢栩“我没粮食,不过可以给你银子。”

掌柜长叹口气,“银子就银子吧。”

银子好歹比铜钱保值。

卢栩挑了浅蓝色和深蓝色两种粗棉布,另外要了茜色的软棉布给腊月和卢锐做衣服。

小孩子,皮肤多嫩,不比他,皮糙肉厚耐磨。

颜君齐也买了些布,卢栩和掌柜一番杀价,白要些店里剩的旧布头。

拿回家做布鞋

卢栩还问掌柜要油纸包布。

掌柜想吐血“要不是生意不好,我可不给你这么多饶头”

卢栩深以为然,他也挺苦,所以在商言商,该讲价还是要讲。

卢栩心满意足地拿好布领着颜君齐到早市找陆勇买豆腐。

陆勇今天的豆腐摊依旧是个小篮子,“我当你不来了。”

卢栩向他比划“我明天就来,明天你多带点豆腐,切成这么大的长条,我帮你卖。”

陆勇满面茫然,虽然豆腐不好卖,可大伙日子也没惨到买豆腐只要指头大一块呀

这怎么卖一文钱一个

卢栩神秘兮兮,“明天你就知道了。”

天色不好,他们没再多留,急匆匆走山路回去。

行至半道,大雨忽至,卢栩撑开伞为推车挡雨,和颜君齐匆匆忙忙跑到背风的地方。他们的布,干菜,和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