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亲爱的外公(2 / 2)

加入书签

身体似乎轻了几十斤。

用一个词来形容杨小莲现在的感受——心花怒放。

想出去撒欢。

不过看着外公眼底的疲色,她还是重重地点头。“好。外公,我扶你。”

刘书记有点惊讶地跟着外孙女往医疗室走。

几个外孙女跟他并不亲厚,每次来家都是扒着老婆子,一看到他,就像老鼠见到猫,让他想跟外孙女亲近的心都凉凉的。

刘老头被外孙女扶着心里像喝了一壶热茶,还得是村长从上面开会带回来的西湖龙井泡的。

医疗室里对头放着两张小床,刘书记两步走到床边,把毯子拿起来抖一抖。

杨小莲把外套脱下,放到隔壁床上,三两步爬上床,趴下。

老爷子把床单轻轻地盖在外孙女身上,生怕碰到了伤口。

“外公,你也赶紧睡吧。”小姑娘说。

窗外日光渐起,和风伴着鸟鸣……

杨小莲躺在床上抱紧双手,心情激荡——我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

她不想追究自己为什么会回来,反正是回来了,此刻她根本舍不得睡觉。

没有病痛,没有疫情,也没有股灾,外公也活着,一切都还在,一切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崭新的人生,我来了。

这一次,我一定要改变,改变所有的一切。她暗下决心。

早上七点半,杨传顺夫妻拉着一车粮食赶到粮站,赶紧排到队伍后面。

“你在这儿排着,我去老舅家看看。”刘英子擦擦额头的汗,用草帽给老板扇着风,现在才到清晨,太阳已经发挥它的威力了。

杨传顺喘着粗气,点点头,他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在街上买两个粑带着。”

刘英子没说话,把草帽带上,拿起来一边的网兜,摸摸饭盒还有一点热。

刘老舅放下听诊器,又捏捏小孩的脊椎,直起腰,“没什么事。伤筋动骨一百天,有点痛正常的。我再开点药,回去抹抹,就没事了。”

“没事就好。”刘书记松了一口气,“要不要再开点吃的药?”

“不用,这么长时间不烧了,就不用再吃药了。”刘老舅从医药箱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写着什么。

杨小莲放下衣服,突然闻到一股怪味,伸起胳膊,闻了闻,怪味就是从她自己身上传出来的,她不禁咧了咧嘴,折腾一天,她已然腌入了味。

现在她整个就是一棵腌酸菜,衣服皱巴巴的,上面汗渍、灰尘、血渍,再加上紫药水的痕迹,简直惨不忍睹。

“爸,吃饭了。”

一个清秀少年手里拿着一本书,走了进来。

少年十四五岁的年纪,身高至少一米七,皮肤细白,穿着黑裤子白t恤,嘴边带着点点微笑。

杨小莲蓬头垢面地坐在床上,心底不禁为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小屁孩而庆幸。

“你家儿子?多大了?”刘书记打量着进来的少年。

“刘琳,十五了,下半年初三了,明年见真章了。”刘老舅写完字,在药箱里翻找起来。“刘琳,叫大伯。”

“……大伯好。”刘琳弯了弯腰。

“好好,都长这么大了。一看就知道书念得不错。”刘书记赶紧招呼外孙女,“叫大外公。”又指指少年,“这是大舅。”

“……大外公好。”比外公年纪至少小一旬的大外公。

“大舅好!”比大表哥还小的大舅。

刘琳有点讶异地对小女孩笑笑,先前看小孩的样子还以为是腼腆拘谨的,想不到喊得还挺顺溜。

刘书记看着两个孩子眼中的疑惑,感叹道:“你家搬走也有三十几年了吧?那时候你也才十来岁,比刘琳还小点。”

“是的,一晃三十几年了。”刘老舅用一张黄纸把药和字条包起来,“一天涂三遍,我写在纸上了。我爸在世的时候常念叨,幸亏您那个时候帮他给部队引荐了,要不然他也不能跟着学医。”

“哎。那算什么,那是小叔自己能干,你别说小叔虽没怎么念过书,但是学医一点就通,部队首长还老夸他有灵性。”刘书记笑叹,“我那时快复员了,中央组建医疗队,要人护卫,你说好巧不巧正好把我派回来 。”

还有这事?

上辈子都不知道。

杨小莲在边上听得十分意外。

外公还当过兵?

一直给她们打针的黑脸刘老舅竟然跟她们家还有这层关系?

少年在旁边找了根绳子递给父亲,刘老舅顺手给药包扎了个提手。

“总共多少钱?”刘书记没接,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包。

“算了吧,也没多少。”刘老舅一挥手,“算了,算了。”

杨小莲下了地,刘老舅把药包递过来,她赶紧摇了摇头,走了开来。

“收着收着,不收钱哪行。”刘书记掏出一张大团结,硬塞到刘老舅手上。“看病花钱,天经地义,你也不是做慈善的。”

“哎,真不收。”刘老舅涨红了脸,“也要不了这么多。”

杨小莲看两人你来我往的,赶紧走到院子里,刘琳也跟了出来,他看着小孩笑了笑,走进正屋。

不一会儿,一个穿碎花小衫的圆脸小姑娘一脸兴奋地跑了出来,白白嫩嫩的小姑娘头上用红绳扎着两个羊角辫。

小萝莉!

杨小莲心底呐喊,两手蠢蠢欲动,小奶膘好想捏。

“咳咳!”刘琳在后面跟着,一脸谜之微笑,“这是大姨。”

小姑娘两眼放光地看着面前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外甥女。“外甥女。”

“……大姨!”

好,记住你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