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皇家忠犬(2 / 2)
会拒绝齐王妃的好意吗?
那赵师姐.....
他的脸色突然变得很差。
赵敦心中一笑,也是幽幽一叹。
“不过,这十几年来,京中局势急乱。那日我姑姑说的董相国,他那一系的大人物,和孔家为首的那些大人物,争斗不休。算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吧。
如今大明天下,成了这般烂摊子,和他们脱不了干系!”
赵敦又透露给黄安一个很大的秘密。
董相国?
孔家?
黄安眉头轻皱,党政之争?
这听起来好熟悉啊!
他心中一动,没想到这异世界的大明也有危害天下的党政之争。
而且造成的危害丝毫不逊于他老家的那个大明。
黄安回忆着信中内容,极力分析利弊。
不论如何,今日师傅肯跟他坦诚相待,就是对他的认可。
不管事后做出何等选择,他也不至于稀里糊涂的。
这算是现在唯一的好消息。
师傅还在犹豫,他还有机会。
“齐王妃为何要投靠孔家?孔家为何又要帮助齐王府?”
黄安又问出了一个问题的关键。
赵敦闻言,眉头紧皱,面色都凝重了许多。
赵敦其实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他确实不知道,哪怕是现在,他仍旧不清楚其中的隐情。
当日齐王妃离开前,曾和他密谋,他问过这个问题,但仍旧没有得到答案。
他的姑姑齐王妃,根本就不告诉他,说什么其中干系太大,绝不能让他知道。
还警告的,不要主动去探查,否则一旦被人注意到,必死无疑。
赵敦不蠢,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这个区区铁骨境初期的小人物就能打听的。
他一直谨记齐王妃的警告,自囚于小院。
此刻见黄安问起,他摇了摇头,正色道:
“我也不清楚。这也是我找你过来出主意的原因。”
原来是集思广益,商量一下。
看来师傅内心仍在犹豫,对去东境的事情,内心有很严重的抗拒心理。
黄安眉头稍稍舒缓,突然又问道:
“师傅可能安全带着两位师姐出幽州?”
赵敦闭眼沉思,他鼻孔突然出了一道很重的气,摇头道:
“虽然我姑姑说可以接我们出去,但是,不行!她将幽州想的太简单了。有高人一直在盯着我,我走不掉!”
黄安听罢,手顿了顿。
果然,师傅被盯上了,而他之所以这么长久的没察觉到,是因为他实力太低,根本发现不了。
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半响后,一字一句地劝道:
“师傅,靠人不如靠己!蓬州,去不得!”
赵敦沉默半响,突然起身站到窗边,看着屋外初开的桃花,叹息道:
“孔家势大,若是过去,身不由已。”
黄安听罢,心中巨石骤然落地。
赵师姐,保住了!
“可这幽州刺史,能在孔家的压力下,保得住我父女三人吗?”
赵敦的一声叹息,又让黄安的心提了起来。
他竟然忘了这茬。
势力如此庞大的孔家,要师傅一家去蓬州,去东境,或者京城,这幽州刺史,敢拒绝吗?
他又凭什么拒绝?
若是孔家出力,京中来人直接点名道姓地让他们一家去京都,刺史能挡得住?
黄安和赵敦一样,心中惶恐,都没有底气。
黄安沉思着,半响没有说话。
突然。
“出去吧,今日之事,不要告诉你师姐。”
赵敦开始赶人了,黄安点了点头,准备离去。
他现在脑中很乱,需要好好捋一捋。
一定不能让赵师姐跟着师傅去幽州,他心中已然下定了决心。
可是,半点把握都没有。
他需要回去好好想一想,想一个合理的理由!
黄安沉思着,他还未踏出屋门,突然。
“我要一副面具。”
赵敦叫住了他。
黄安心中有事,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但脚步却下意识停住了,脑袋转过来,目光也看向了师傅。
“人皮面具!”
赵敦又强调了一遍。
黄安向身后看了看,见师傅在笑,他眉头瞬间拧紧。
他察觉到,师傅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些什么,笑的很开怀。
黄安心中大乱,又见师傅突然走了过来,将一张小纸条塞到黄安手里。
“这是我面部的尺寸。”
黄安点了点头,沉思着离去。
糟糕,师傅好像心中已经有决定了。
不知道会留在幽州,还是......
黄安不敢深想,他需要尽快想个办法,不管如何,一定要让师傅做出留在幽州的决定。
赵师姐一旦去了东境,哪怕他跟着一同过去了,那未来的难度,会千百倍的上升。
黄安可不是自大狂,虽然之后有着万界垃圾场的自己,未来大概率能成为大人物。
但是,他现在仍旧是一只弱鸡。
别说和孔家作对,汾县外的下林寨,就不是自己能抗衡的。
而下林寨在孔家面前,可能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
他忧心忡忡地出了屋门,连师傅让他关门的叮嘱,都忘在了脑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