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 章(2 / 2)

加入书签

“爹,您莫难受了,事已至此,我们也是没办法。还好我们手里还有些银钱,改明儿我们全去买了粮食,还是能撑上些时日!”

“苦了我芽儿了!”柳爹终于回过神来,将柳芽儿搂进怀里,哭出声来。

这好像是柳芽儿有记忆来,第一次见柳爹哭。

“芽儿不苦,爹,咱不难受!”柳芽儿说着说着,也跟着一起哭。

宣泄完情绪,柳爹让柳芽儿先回去,他下到地里将伏到的麦子一颗颗的扶起来。

柳芽儿不愿意回去,也要去扶麦子,正好柳冬青跟钱氏也赶了过来。

一亩地的麦子,四个人一直弄到天黑才扶完。

夜,很静,只有村头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因抢救小麦,村里人人都累的够呛,都早早的进入了梦乡。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个夜晚,一场意外正在悄然发生。

卯时二刻刚过,灰色的天还未泛白。一声尖叫划过长空,惊得村里人抹黑穿了衣服,惊得村里的狗子一个劲的乱叫。

秦家的破房子塌了!

可昨儿个夜里,竟没人听到半点动静。

一阵骚动过后,天开始微微亮了,有不少人聚集在秦家门前,开始挖土块。因为秦家,还有个病弱的寡母带着个儿子。这房子是昨儿个夜里塌的,那对母子肯定被埋了起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事。

差不多挖了半个时辰,人终于被挖了出来。只可惜那刘寡妇用身体全全的护着儿子,被挖出来时早已断了气。

而柳家的那小子也是虚弱的紧,出气多进气少了。

村长让村里年轻的伙计赶紧去隔离村请赤脚大夫,老秦家就秦沐这么一根独苗,不能让他就这么跟着去了。

赤脚大夫赶来时,秦沐正躺在秦家门前的空地上,身下铺着一床被子。这被压了大半夜,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伤着内脏,村民们不敢随意搬动。

一番查看后,老大夫说幸好刘寡妇用身体护着了儿子,才让这秦家小子没受什么伤。现在昏迷,只是惊吓过度晕了过去。

秦沐终于醒了。

只是醒了后的秦沐,看着边上刘寡妇的尸体,哭着大喊一声“娘!”,又昏了过去。

老大夫见势赶忙过来掐人中,好不容易又将人救醒过来。再次醒来的秦沐,红着眼睛没哭也没闹,就这么抓着刘寡妇的手,木木的跪着。

村长怕秦沐再出事,央求着老大夫多留一会儿,以防万一。

老大夫点头应了。他虽见惯了生死,可这孩子自小没了爹,现在又没了娘,他还是心疼了一下。

留下老大夫看着秦沐,村长又召集了全村人,商量着刘寡妇的后事。毕竟秦家这边除了秦沐,已经没人了。而刘氏的娘家,早在去年就去逃了荒,如今是死是活都不曾知晓。

按照村长的意思,寻个草席将刘氏裹了,再在村里喊上几个力气大的汉子挖个坑,把人埋了,也算入土为安。因为一副棺材要不少钱,他们买不起。

安排完刘寡妇的后事,又商量起了秦沐日后的去处。

村长清了清嗓子,对着人群问:“这孩子如今是个孤儿,房子也塌了,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怎么着,他也是我小王庄的人,不能真就这么放着不管。你们商量商量,可有哪家收留秦小子的。要是有,我做个主,秦小子在哪家吃住,他所在的这段时日里,秦家田地里的产出都归哪家。就当着是他的口粮!”

“您这话说的轻巧,十一岁的小子,重活干不了,吃的还不少。我们一个个的自己都养不活,哪还有粮食收留他?昨儿个才下的冰雹,地里的麦子尽数毁了去,哪还能有收成?要他那一亩三分地又有何用!”

“就是,我们日日勒紧裤腰带过活,哪还有那剩余收养他?”

“村长您心善,怎么不让秦沐小子住您家去?”

“我养!刘氏的丧事,我来办!”一直一言不发的柳爹突然站了出来。

而在外围看热闹的柳芽儿听到她爹的话,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她爹这是鬼上身了么,自己家过的什么日子心里又不是没数,自己都过的苦哈哈的,还把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往身上揽。

“不愧是秀才公,有大义!以后,辛苦秀才公了!”村长看着柳爹的眼神有点复杂。

商定了秦沐日后的去处,人群也散了一大半。柳爹也朝家走去,柳芽儿撅着小嘴跟在其后。

她怨,怨她爹的圣父行为。

人有善心是好事,可拿自己的命去换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她做不到!

回到家的柳爹跟钱氏拿了那剩下的一两银子,打算给刘寡妇买口薄棺。

柳芽儿一把抢过柳爹手里的银子,倔强的抿着嘴,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她爹要收养那个秦沐就算了,可为什么要把这仅有的一两银子拿去给刘寡妇办丧事?这银子,可是他们日后的生活费啊!

“芽儿,爹知道这钱是你摸河蚌的珍珠换的,你就当借爹先用着,好吗?”柳爹红着眼睛请求道。

柳芽儿只是掉眼泪,不答话,将手里的银子捂的死死的。

她承认,她是自私的!她没有那么深明大义,在帮助别人之前,她会先考虑自己的死活!让她用自己的口粮去给别人换一口棺材,她做不到!

“芽儿,我与秦五是故交!我曾说过要照顾他妻儿,可我没有做到!现下刘氏去了,逝者为大,我们得让她走的体面些!”柳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闭嘴不言,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不管她爹怎么说,柳芽儿就是不松口。那刘寡妇的后事体不体面,与她何干?

还是钱氏看不过去,才与柳家兄妹说起来她爹和秦五的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