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2 / 2)

加入书签

她敢说就算不知道浦灵精神力失衡的事,她也能根据她摔倒的动作和频率,看出她肌肉群的弱点。看出她最薄弱,最需要加强,和最强有力的地方。

盛伊看的并不是机甲和精神力流动,她看的是浦灵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引导。

但星际时代已经完全忽略了精神力和身体之间的关系。

他们笃定操作员和机甲之前只剩下精神力链接需要关注,完全不知道,机甲的每一次摔倒,每一个旋转,其实也同样预示着操作员大脑对躯体的掌控力度。

恰好,精神力就是脑域开发出来的能量。

精神力的失衡会反映在躯体上,只要能反应在躯体上,盛伊就能捕捉到。

但是这些说起来太玄乎了,而且盛伊无法和他们解释,她是怎么凭借几个动作看出浦灵的操作习惯的。

她毕竟练习了那么多年的武术,又当了七年武术教练,其他人却没有。

所以她只是沉吟片刻后,就开口:“我只是帮你找到了一个大概框架,要在这个框架里摸索,还需要你自己努力,在考核赛到来之前,能摸索得到多少,还是要看你自己。”

教练可以从旁观察协助,但终究只是引导作用,最后那个节奏是不是最适合她,是不是能帮助她获得最好的成绩,还是要看浦灵自己的感悟。

她的指导其实更像是帮浦灵走了条捷径,捷径后面仍然是崎岖山路需要攀登。

浦灵却毫不犹豫点头。她愿意努力。

可话没说完眼眶就红了:“教练,我不怕机甲重。”

罗生叹着气拍了拍浦灵的肩膀,女生哽咽了:“我怕的是成绩不能再提升了。”

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军校生们的心坎里。

他们虽然都是新生,但是也看过不少届军校联赛,知道对于军校生来说,越往上的路就越艰难。

对百米运动员来说,001秒的提升都是可贵的,而对于军校生来说,每一个动作的改进,每一次击杀准确率的提高,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

当这些汗水和努力可以通过比赛来衡量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不想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军校的骄傲,教练的骄傲,成为纪录后那颗最闪亮的星。

但是这些又谈何容易?

就拿浦灵来说,能重新进入机甲舱驾驶机甲,相比其他精神力受损的军校生,已经是跨过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了。

后来她又选择了驾驶加了重块的重装机甲,使成绩得到提高,越过了第二座大山。

但她却在第二座山上,停留了太久!

每次重块拆卸前后的适应就耗费了很多时间不说,重块带来的沉重负担,也让她根本分不出别的精力来引导机甲冲击更高层次的顶峰。

短时间还好,她还可以安慰自己,每个军校生都要经历这样的瓶颈。

可是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这样拼命努力却仍然没有长进的沉重压下来,谁能扛得住?

如果不是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一次考核赛,她没有退路了,浦灵说不定早就放弃崩溃了。

支撑她走到这里的是前两次的失败,是她努力了这么久,却还没有把这个成绩拿到比赛场上的不甘。

可她心里同样渴望着突破与提高,她同样怀疑自己选择重装机甲是不是错了,努力是不是错了。

可是现在,她知道,自己或许是不该选择重装机甲,可她的努力和汗水却是没错的。

她的努力支撑她走到了这里,所以她才能遇见盛伊,知道原来换回轻装机甲,自己还能有提高。

而这一切只需要一个稍稍改变的运动节奏,一个可能和大部分军校生不太一样,却完美契合浦灵的运动节奏!

浦灵低头擦眼泪。

盛伊叹:“你做得很好。”

盛伊:“选择重装机甲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正是因为你的刻苦训练,和你与重装机甲一起上场的决心,锻炼了你的精神力,它们让你能快速适应这个节奏。”

让浦灵具备了短时间内转机甲重新来过的可能。

盛伊是教练,她很清楚,经过训练的人和没训练过的人之间的区别。

浦灵转战重装机甲可以说是被逼无奈,但她在驾驶重装机甲的同时,也强迫自己习惯了沉重机甲的负担。

她强迫自己在负担这么沉重的情况下,仍然掌握了足够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所以换到轻型机甲上后,这份积累发挥了作用。

实力和悟性,都是盛伊不能够在短时间弥补的。浦灵却自己积淀到了这个地步。

所以浦灵这次测试的成功,是她努力和悟性同时作用的结果,盛伊还真没觉得自己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顶多,是给浦灵指明了一个卸去这些沉重负担的方向,缩短了她重新适应大致节奏的时间差罢了。

她想说的仍然是那句:“浦灵,你很棒。”

盛伊教过负重训练的学员,几乎每个人在重新回到正常重量训练的时候都会感慨,太轻松了,和正常训练相比负重简直是自讨苦吃。

可是浦灵,这个时代的军校生却硬生生在前路无望的情况下,坚持了整整一年,仅仅是为了得到提升。

盛伊觉得他们的希望和热切,和她前世见过的运动员是一样的,和自己教的武术学员也是一样的。

他们渴望的或许不是那个最高的位置,而仅仅是那一句:我想变得更强。

因为看到能突破自我极限的希望,所以他们无所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