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产(1 / 2)

加入书签

白婉橙红的指尖摁在菱花格纹上,不禁低低哂笑。

到底是她的夫君,喝醉了对自己坐怀不乱,但那张幺妹稍稍眉头,他就乘着夜色而去。知道的,说他关切同乡,不知道的,还以为张幺妹怀的是他的孩子。

他的孩子……白婉一点点滑坐在地,又觉得自己高看了他。

倘若是他的孩子,他会如此上心?她曾怀过个孩子啊,只是三个月内胎象不稳,循着旧俗,不曾对婆母和外人道过。

彼时陆松节才入翰林院,觉着她年轻底子好,还让她帮忙操持庶务,随他一道赈灾。

那是大靖朝百年难遇的一场雪灾,不止京畿重地,各州府也遭了殃。她见陆松节镇日奔走,忙得水都不及喝一口,心疼若苦,便是身子不适,也强忍着不说。

他指挥建粥棚,调度钱粮,她便帮着熬粥,慰问灾民。

也是在那年,她见到了入京探亲,借道来见他的张幺妹。

白婉记得清楚,张幺妹来的前夜,因着官员渎职,夜里冻死了很多人。陆松节正对几个属下大发雷霆,她不敢近前招惹。半个时辰后,张幺妹到了。

他的表情一如六月的天气,赫然转晴。

二人聊的什么,她听不清楚,却十分羡慕,立在旁看了会。

若非张幺妹发现她,陆松节不知还要聊多久。

等她站到二人中间,陆松节却变成了哑巴,半晌不置一词。

白婉先呆不住了,觉得自己多余。她不得不借口穿着单薄,意图打道回府。步子还没迈,周围突然响起喧闹之声,领粥的人群挤挤攘攘,不知是谁推了白婉一把。

她摔倒在地,不及起身,就见面前人潮汹涌,挤挤挨挨,压得她透不过气。

她焦急地护着肚子,慌乱中呼唤陆松节的名字,却见他胳膊正挡在张幺妹头顶,寻找着腾挪的罅隙,潦草搭建的粥棚就这样塌陷下去……

在漆黑来临之前,白婉陷入了昏迷。

是夜,她就小产了。

血淌湿两床被褥,疼得撕心裂肺。可在她承受苦痛的时候,陆松节只于门槛处白着张脸,好似遇到什么脏东西,不肯走过来,同她说半句话。

一直一直,让她独自挨到天亮。

大抵是伤得狠了,她醒后呆滞木讷,连怨气都压抑着,发不出来。

那群灾民闹事的时候,她离陆松节那么近,可粥棚倒塌时,陆松节第一时间护着的,是张幺妹。

白婉自此落下了病根。夜里极爱盗汗,吹着了风,嗓子就发痒。尤其是右腰,总酸胀难耐,需得常年服药调理。

她坐小月子时,陆松节倒是“良心发现”,下了朝便回府陪她,替她试药的苦淡,但她觉得他并没有那么伤心。

他曾非常平淡地对她道:“赈灾一事,你受累了。但你年岁不大,恢复也快,总归能再怀上的。旁的不要多想,好好调养身子。”

说是这么说,往后这两年,却没再碰她。管家同福曾私底下告诉她,陆松节是被她小产的模样吓着了。

“男人若见着妇人生产的模样,行房时定会有阴影。不然少奶奶这般花容月貌,二爷怎的不肯瞧一眼?您呐,就不该让他见那血腥的光景。”

白婉无言,实在想不明白,她糟了那么大的罪,他如何有脸嫌弃。

她寒了心,便遂了陆松节意,两年来,和他同床异梦。她以为时间能冲淡许多,至少她现在几乎忘了那时的疼,但他好像仍没走出来。

而且,那些日子白婉浑浑噩噩,等终于愿意出屋散散步,才知他悄悄命人把她为小孩准备的襁褓鞋袜乃至木马手鼓都烧了。

整个府邸洒扫得干干净净,仿佛她肚子里没成型的胎儿,和那些衣裳玩物般,从未在世上存在过。

——他其实,根本没期待过那孩子的降临吧。

陆松节离府约摸一个时辰后,倦意爬上了白婉的眉梢。

她好像越来越能接受,因为张幺妹的出现,他的心跟着飞了的事实。只是遗憾今夜没能和他行房,孩子的事扑了空。

她梳洗完毕,便让丫鬟芸佩掌一盏灯,悬在正房外的廊檐下。

芸佩却瘪瘪嘴,不情不愿道:“少奶奶,您傻呢,这会还给姑爷留什么灯?他若想宿在这儿,就不会走了。”

白婉心中一动,是,陆松节现在不是去府衙,而是找张幺妹。他晚上不想宿在这儿,会宿在哪里?

这样下去,他以后还会陪她过夜吗?

况且,张幺妹尚未过门,他就如此在意。往后他若真的如婆母所言,得寸进尺想纳妾,她该怎么办?

她对陆松节已不抱太大的奢望,但她仍想为白家,与他做对表面夫妻。

芸佩见她呆若木鸡,懊恼地替她整理被褥,又碎嘴道:“照奴婢说,您就不该答应姑爷,把那对母女接到私宅。操持好了,姑爷顶多夸您一句贤惠。若有个闪失,罪过不全都是您揽着。她如今大着个肚子都不安生,往后指不定给您惹什么麻烦。”

白婉自然也想过这层,只是不想面对。被芸佩戳穿,臊的想把脸埋进被子。

“我知道……但外宅离官邸不远,有什么风吹草动,我还能第一时间知晓。”白婉瓮声瓮气,话到一半又闭了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