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变了(2 / 2)
原本,诸葛亮还带着好笑的神情看着李玉。
但这话一出来,诸葛亮忍不住惊讶出声:“啊?您不是已经把化学肥料交给在下了吗?还有子房先生、郑国先生他们,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嘛?”
“当然不止这些了!”
李玉理所当然地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叠足足有新华字典那么厚的文件递给诸葛亮:“诺!真正的好东西,只要我们把这个科技给摸透了,幽州就能原地起飞!”
“《蒸汽列车制造图纸》?”
从李玉手中接过文件,看着那厚重的书册,诸葛亮的嘴角开始抽搐起来。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机关运输车的制造图纸,也不过是薄薄的几张纸而已。
结果这个所谓的蒸汽列车,光是设计图就有这么厚?
幽州要消化掉这项科技,那得等到哪辈子去啊?
这位殿下可真是会难为人,张鸦九大师看到这叠文件,怕是要当场昏过去!
“准备让张大师去组建科学院吧,现有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幽州的发展了。”
“趁现在,幽州的工程还不算多的时候,抽调点将作司的工匠出来,开始发展教育体系。”
“让一部分人去挖掘蒸汽科技的潜力,另一部分的人去开办学院。”
“我们得把民众也要纳入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体系当中去。”
“光靠张大师一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教育行业也该发展起来了。”
随着签到出来的科技越来越先进,幽州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在短时间内运用出签到出来的最新科技了。
像是蒸汽列车,领先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大了。
想要完整的消化掉《蒸汽列车制造图纸》,没个一年半载估计是不可能的。
这也得亏幽州已经点亮的大规模钢铁铸造工艺。
要是没有这个前置科技,光以这个时代的制造工艺,想把火车制造出来,那纯粹就是在痴人说梦。
诸葛亮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有些迟疑。
“发展教育没有问题,可是光学这些工程知识,怕是不太好吧?”
诸葛亮提议道:“是不是得把儒家的圣人之学,也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更好一些?”
李玉毫不迟疑地回答:“儒家学说暂时先放到一边,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但那得等到教育体系发展起来之后,再考虑发扬传统文化的问题。”
儒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就已经变成统治者用来控制百姓思想的工具了。
李玉不反对儒家文化,但前提是得把科学发展道路放在儒家文化之前。
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在传统文化有可能拖后腿的情况下,要给科学发展让路。
诸葛亮不太甘心,但也明白以幽州的现状,确实没有余力传扬传统文化。
无奈接受了这个现实。
他带着有些自嘲的语气道:“在下明白了,我会遵照殿下的命令行事,就是不知道张鸦九大师能不能理解殿下的良苦用心,能否虚心接受了。”
“哈哈!”李玉一听这话,忍不住笑出声来:“那得靠孔明先生你,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