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农工和农奴的区别(2 / 2)
只是对于他的这个提议,李玉却是一口回绝。
“不行!打仗抢过来的人,心中定然会有怨气,用监工来监视他们,强迫他们挖煤采矿还行,但一旦没了监视,这些人必然要搞事情!”
“战争劫掠过来的人口,只能用于挖煤采矿,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像是种田,自由度太高了,会存在安全隐患。”
“还不如花钱请人过来种田,省得到时候会出乱子。”
种田和挖煤的环境,存在巨大的区别。
一个是在封闭的场所,另外一个是在大平原上。
在矿场上集中管理战俘,那并不是一件难事。
可放到大平原上,那难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到时候要是看管不慎,让人给跑了,去祸害百姓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全都要考虑到的。
经过李玉这么一提醒,诸葛亮也觉察到了问题,讪讪地道:“是在下想当然了,忘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没事。”李玉无所谓地摆摆手:“先生日理万机,肯定会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不用在乎这点小事。”
“多谢殿下体谅。”
诸葛亮尴尬地笑了笑,这个失误太明显了,让他忍不住为此感到自责。
李玉没有观察到这些细节,此刻的他正在考虑其他问题。
“话又说回来,经先生这一提醒,本王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李玉神色认真地道:“还得麻烦先生去办一件事,抽空去派人通知萧何,让他给高句丽那边输送过去的战俘说一句话:让他们好好干活,只要他们能老老实实当十年矿役,十年后本王就会特赦他们,把他们当幽州人,从优对待!”
“以后对待战俘,都用这一套标准。”
“只要他们替幽州做十年劳力,就能自动获得幽州人的身份。”
原本诸葛亮还在为自己犯下的失误而尴尬。
但在此刻听到李玉说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啊这……这不太好吧?”
把蛮夷当成自己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殿下!
看出诸葛亮心中所想,李玉摇头道:“既要让马儿跑得快,又不肯给他们点甜头,哪有这种好事?想让他们用心办事,总得给他们点甜头才行,就当是给他们一个奔头了,这不是一件坏事。”
诸葛亮听着忍不住皱起眉头,试探地问:“您的意思是说,等十年后……再处置他们?”
一边说着,诸葛亮比划出砍头的动作,眼中闪过一道冷酷的光。
但看李玉摇头,轻描淡写地道:“不!本王一向说到做到,只要他们能熬过这十年时光,就以幽州人的待遇对待他们。”
“这是为何?”
诸葛亮无法理解,他困惑地道:“他们毕竟是异族啊,到时候要是闹事,那可怎么办?”
李玉眼中带笑,给出解释:“挖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十年的挖矿生涯,能彻底掏空他们的身体底子,就算他们想要闹事,也没有那个能力去闹,懂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