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工具(1 / 2)

加入书签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工具

利用测谎能力试探了一遍,发现杨炳没有说谎。

李玉想了一下,问:“听杨集说,针对柳氏的刺杀总共出现过三次,最后一次刺杀与你们有关,那么前两次刺杀,又是怎么一回事?”

杨炳摇头道:“奴婢也不清楚另外两次刺杀的来龙去脉,奴婢只知道圣上当初是下定了决心要除掉您和柳氏,其余的我就不清楚了。”

“李世民下定决心要除掉我们?”李玉疑惑地道:“这个结论你又是如何得出来的?”

杨炳理所当然地道:“当然是因为看到主子们的态度了啊,府邸内谣言四起,陛下又不派人制止流言蜚语,很明显就是要告诉我们,针对您院子的事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要是连这点眼力都没有,就不配活在宫城里面了。”

有些事情不需要明说,当主子的只要表个态,下人们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杨炳当初遇到的情形,就是如此。

虽说李世民没有明说要弄死李玉,但态度已经表达出来了。

基于这个原因,杨妃才敢当着众目睽睽之下,派人刺杀柳氏。

李玉听懂了杨炳想说的话,结合之前的线索,大致的真相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

首先,李世民表态要他的命,这就是当时的故事背景。

其次,在最后一次刺杀之前,已经有过两次针对他的刺杀案件了。

这也导致李世民的表态变得十分可信,让所有人知道他这个秦王其实并不想看到李玉茁壮成长。

在这种情形下,房玄龄找到了杨妃,提出复国的可能性。

杨妃成了那个被利用的对象,由她出手来执行暗杀李玉的行动。

但因为杨集还有杨炳他们是同一批入宫的宫人,彼此之间有些交情。

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柳氏提前得知了李玉即将要被暗杀的消息。

这时候府内又传来流言蜚语,说只要她身死,李玉就能得到先皇的庇护。

因此,柳氏情求自己的同伴,拿自己的命抵李玉一命,打算以此来护住他的周全。

但实际上,这根本就是一个陷阱。

在她死后,李玉也没能得到李渊的庇护。

最终也就出现了他差点死在边疆的情况。

重新复盘了一遍整个过程,李玉也算是粗略的了解到了当时的状况。

但也因此,他又多了几个疑惑。

一是房玄龄为什么要引诱杨妃出手,真的只是单纯的在执行李世民的命令吗?

第二个疑惑是,前两次刺杀又是谁出的手,李世民为什么非要弄死他不可?

其三,也是让李玉最感到头疼的问题。

当初的那些流言蜚语,到底是谁散播出去的?

为什么会出现只要柳氏死了,他就能活下来的离谱言论?

按照常理来说,不管出现什么谣言,都不该出现这么古怪的流言蜚语才对。

毕竟这个谣言,能对谁比较有利呢?

这明显是在误导柳氏的判断,究竟是谁要达成这个目的,非要柳氏自寻死路不可呢?

不管李玉怎么思考,都想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毕竟相比与柳氏身死,其实更多的人倾向于要他的命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