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血染朝堂(2 / 2)
秦琼不放心,连忙跟了过去,站在长孙无忌身边,以防他再次发难。
另外一边,杜如晦也意识到自己丑态百出,没再继续发疯。
“软蛋一个,被个尚未束发的小儿吓得屁滚尿流,若是朝堂上都是你这种货色,大唐迟早要完蛋!”
看得出来两边都不服气,但还算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杜如晦从朝臣手里接过一方手帕,把脸上的血擦拭干净,站到和长孙无忌相对应的另外一侧。
一场闹剧,就随着两边的情绪冷静下来,就此落幕。
朝堂内的百官看到这里,不由集体松了一口气。
要是闹剧继续持续下去,鬼知道朝会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们是来商议对策的,又不是来争执谁更有胆识的,更不是来争论罪行的。
最重要的是,讨论出要以何等态度来面对即将出现的大皇子。
这才是他们要讨论的重点。
眼看两边都没有表态的意思,房玄龄轻咳了一声,向前迈出一步。
“陛下!在臣看来,朝廷对待大皇子的态度,那得看大皇子入京的意图是什么。”
“若是大皇子是为爵位而来,陛下不妨下旨,满足大皇子殿下的所求就是了。”
“若是大皇子是为控诉陛下没有父子情分,对他不公。”
“就当是听殿下吐苦水了,敷衍一次又何妨?”
“事情还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臣觉得不妨先听听大皇子的述求,再做定论也来得及。”
眼下,朝廷和幽州的关系虽然已经到了冰点,但也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单看幽州那边对大唐的态度,他们还是有所克制的。
这就意味着这事儿还有可谈判的余地,还没到兵戎相交的地步。
没看李玉这次上京,就连护卫都没有带多少吗?
这说明他不想跟朝廷彻底闹掰,也在顾忌着朝堂的态度。
“房爱卿说得有几分道理。”
李世民把目光从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身上收回来,若有所思地道:“就怕李玉入京所图不小,他要是要求储君之位,那又当如何处置?”
“陛下多虑了。”接话的是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的目光投射过来,这个刚阴了别人一脚的顶梁柱,不紧不慢地道:“没有文武百官的支持,大皇子哪来的底气去争储?就算您愿意妥协,还有我们这些大臣呢,他别想得到储君之位!”
就连杜如晦也附和道:“臣也觉得大皇子并非是为了储君之位而来,其他的臣都不怕,怕就怕大皇子旧事重提,会挖掘陈年往事,臣怕真让他把真相挖掘出来了,在场的诸位一个都逃不掉,以大皇子极端的性格,他绝对能做得出来。”
此话一出,不光是李世民。
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等一干重臣,全都面色大变!
这句话就好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一样,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到当中。
就宛如开启了一个不该打开的盒子,让一干人等集体失声。
“如果真的是为了挖掘陈年往事,那确实是该提前做好准备了。”
这一次,就连长孙无忌也没有反驳杜如晦的话,甚至还主动迎合杜如晦的说辞。
看来这其中,怕是有不少猫腻啊。
就是不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能让他们忌惮到这个地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