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六章 攻城锤(1 / 2)

加入书签

[[第九十六章 攻城锤

“后方运来的火炮有多少了?物资还算充足吗?”

李玉看着远处正在退去的高句丽联军问道。

今天他一直厮杀在前线,对于大军后勤的状况不甚了解。

而白起作为今天的总指挥,自然是对这些数据了如指掌。

“后方今日又运送了一百三十八门火炮过来,还有三万枚弹药!”

“减去今日的消耗,剩下的开花弹预计能支撑两日的消耗,到了明天差不多就消耗殆尽了。”

“不过幽州那边的运力,也在逐步上升之中。”

“预计到了后天,物资补给就将不会再成为一个问题。”

机关运输车并不是运输过一次,就要报废的。

而是能重复使用到寿命消耗殆尽为止。

随着时间的流逝,机关运输车的数量也在逐步的增加。

换而言之,运力是不断增加的。

白起的意思是,只要再支撑两天,那么就有足够的运力来支撑前方的消耗。

到了那个时候,山海关的战争物资,只会呈上升趋势。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哪怕后方的物资运输不断,物资库存还在以一个缓慢的幅度下降。

“两天时间吗?那肯定是足够的。”

“让他们继续抓紧时间造吧,火炮的供应可以断,但弹药的补给必须充足。”

“以现在的防守压力,火炮必不可少,一旦熄火就很容易出事。”

李玉一边说着,突然问:“对了,火炮的损耗怎么样?”

白起想了一下,回答道:“今天有八门火炮的炮管裂开了,明天可能会更多吧?火炮发射的频率太高了,炮管的强度承受不住这么高的射击频率。”

“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从损耗上来看,感觉还行。”李玉摸着下巴沉思了两秒,转头对着白起说道:“继续以运送弹药为主,暂时还是得要保证能够维持住战线。”

像是火炮的损耗,其实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损失。

等战争结束了之后,把炮拿回去重铸一下就好了。

反倒是弹药上的损耗,比预计当中的还要大上许多。

主要是山海关的防线太长了,敌人进攻的方向又很分散,很难做到集中杀伤。

因为敌人的密度不够,单个弹药的杀伤效率降低了。

如此一来,就只能靠更强大的火力来弥补杀伤力方面的不足。

李玉和白起谈了一会儿战争物资方面的话题,之后又开始问城墙损耗问题、士兵的体力问题。

这些都跟后勤补给一样,都跟部队的战斗力息息相关。

城墙随着攻城强度的增加,肯定是会出现损伤。

当这种损伤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倒塌、倾斜之类的问题。

目前幽州军能在战场上占据极大的优势,全都依仗城防之利。

一旦城墙倒塌,那会成为一个致命的突破口。

想要守住山海关,就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

“以后每天战争结束之后,就让工匠们在城墙上走一圈,让他们每天都评估一下城墙的牢靠程度。”

“有需要修补的尽快修补,需要加固的立马加固,这件事绝不能拖延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