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朝堂风波(2 / 2)
“陛下!大皇子毕竟是皇子,而且又受到冷遇,一时间心灰意冷实属正常。”长孙无忌诚恳地道:“不若就让他留在幽州好了,这不会对我大唐造成不利的影响。”
房玄龄也紧接着进言:“大皇子毕竟有大功,不能如此轻易地抹掉大皇子的功绩,不若就功过相抵好了,就用剿灭突厥蛮夷的功劳,以此来抵消大逆不道之罪,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杜如晦还是不甘心,他反驳道:“可这毕竟是涉及到谋逆,怎能如此轻易地放过他?”
眼看又要有争执不休的意思,李世民赶紧朝几人摆手:“都别争了,房爱卿说得对,就拿他的功劳抵消罪过,就这么办!”
“陛下宽宏大量,大皇子若是听到陛下宽恕了他的罪行,定会感激涕零!”
长孙无忌站出来拍马屁,说的要多真诚有多真诚。
房玄龄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也跟着拱手:“圣上英明,理当如此。”
事已至此,纵使杜如晦心有不甘,也没有办法强行改变李世民的主意。
就是可怜了他的儿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一个不受宠的皇子罢了,干嘛非要挣扎一下呢?
杜荷想让他死,那就老老实实地去死就是了。
搞得现在,他一个年老的父亲失去爱子,承受失去爱子的痛苦。
唉!
这个大皇子太不是东西了。
杜如晦无声地叹了口气,眼中闪过阴霾。
不行!
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要让李玉付出代价!
哪怕今天不行,等日后也要找到机会,给自己的儿子报仇。
到时候,他定要让李玉品尝到什么叫生不如死!
魏征冷眼看着朝堂内的世间百态,越发地觉得朝堂肮脏不堪。
杜如晦想为子报仇,所以拼了命的鼓动皇帝,要去征讨大皇子。
长孙无忌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不希望节外生枝,因而希望息事宁人。
毕竟只要李玉回不了京城,那他就不可能参与到争储的争斗当中。
长孙无忌恨不得李玉走的远远的,永远都不要返回长安。
而房玄龄也是如此,房玄龄位高权重,更不希望朝堂出现变动。
只要能一直保持现有的稳定,那他的位置就会稳固如山。
至于李世民呢?
这位皇帝是怎么想的,魏征有些看不大明白。
明明都是自己的儿子,有的被他当成了宝贝,有的则是视如草芥,就连抵挡蛮族入侵的功劳也能随意的抹去。
都是皇子,彼此之间的待遇区别太大了。
换做任何一个人,坐在李玉的位置上,恐怕都会心生怨气的吧?
魏征心中,把所有人全都嘲讽了一遍。
最后,他又想起了自己。
实际说起来,他自己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世人都说他敢于直言劝谏,指出朝堂上的不公。
而这一次,他却选择了明哲保身。
说到底,其实他自己也不希望李玉出现在京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