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五章 一言为定(2 / 2)

加入书签

颉利可汗一拍桌子,恶狠狠地道:“我只要报仇!只要能攻破幽州城,重新拾起铁勒部的威名,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我话就放在这里了!如果我说的有一句是假话,我天葬的时候,尸骨完整!”

别看这话轻描淡写的,好像是在玩废话文学。

但实际上,对突厥人而言,天葬尸骨完整,就相当于下地狱。

这个誓言,不可谓不重。

作为邻居,高建武自然明白颉利可汗的习俗。

见他发下毒誓,连忙道:“颉利可汗不必如此,我只是想确认一下而已,这话重了,太重了!”

“那你的意思是?”颉利可汗手里的酒一饮而尽,带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直直地朝高建武看去。

高建武表情迟疑,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地敲击。

良久,他在两人期盼的眼神中,轻轻点头。

“可以!我会派出四十万大军,跟你们一起攻打大唐!”

说完,他又警告一句。

“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我发现你们没有按照约定办事,到时候可别怪我翻脸!”

颉利可汗冷笑:“放心!现在的突厥可不是你们高句丽的对手,我说到做到!”

说完,两人的目光同时锁定在摩会的脸上。

摩会悻悻地举起手:“我也一样,我也一样,嘿嘿。”

“那就一言为定!”高建武举起酒杯。

两人举起杯子,摇摇举了一举:“一言为定!”

……

幽州,山海关。

李玉已经率领大军,来到了这处关隘。

与后世的山海关不同,此时的山海关,正确的名字应该叫榆关才对。

同样是北邻燕山,南邻渤海。

但榆关的实际位置,却在后世山海关的南六十里处。

关隘是隋炀帝杨广建的,已经荒废多年。

想要重启关隘的作用,还得进行修补。

山海关的情况,比李玉预想的要糟得多。

“幸好出来的时候,带了一部分的工匠出来,不然看到这里的实际情况,本王怕不是要傻眼了。”

山海关的城墙上布满了泥泞和杂草,看起来十分衰败。

因为年久失修,城门都被腐蚀的不成样子,只要轻轻一敲就能敲出个大洞出来。

如果光是这样,只要简单地修补一下,然后再清理一下,还能勉强使用。

但让李玉感到心累的是,南边的城墙倒了大约有三、四十米。

这么大一个破洞,足够上百人同时进出了。

李玉叉腰站在关隘城头,站在居高临下地指挥。

“留下五千重甲刀盾手、五千西凉铁骑随时待命,所有人脱下甲胄,全都给本王干活去!”

“先把火炮和弹药搬到城墙上,布置好火炮阵。”

“余下的人,全都去修补城墙!”

“会不会建设没有关系,那些工匠们会教你们怎么做。”

“我们最多只有五天时间,不想打苦战的话,都给本王打起精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