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 章(2 / 2)

加入书签

一个,沧桑的,28岁,老男人。

十点多,苏蕴躺在床上,刷了一下手机,惊讶发觉他居然发朋友圈了,是一张在高铁上拍的照片,夕阳西下,远处是一片原野,却配文:【太阳照常升起,呵。】

看起来荒诞不经,咂摸起来又意味深长。

苏蕴沉了沉气息,决定退出的时候,却收到了他发来的信息。

林照见:【睡了?我刚到家。】

随后又发了一个有两只猫的小视频。

林照见:【估计你都忘了它们了吧。】

苏蕴呆住。

其中一只布偶猫,是苏蕴的同桌徐羽彤奶奶家的母猫在冬天生的,苏蕴抱了一只回黎裕民家养着,取名“花卷”。但没多久,她就决定回家菱城,便把猫托付给了林照见。

林照见后来又养了一只猫叫“烧麦”,说是:“觉得一只猫挺孤单的,给它找个伴儿。”

等苏蕴高考完回京,他的房子里就有两只猫。白天,林照见要去学校教课,苏蕴无所事事,便去他独居的房子里跟猫玩耍。

有天他说:“我本来不大喜欢动物,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它们也不喜欢我,不过养了猫之后……”他神色有些臭美,“我还是挺招动物喜欢的。”

苏蕴:“那你还能招蝴蝶吗?”

那人脸一沉:“我那是懒得招蜂引蝶。”

……

现在,苏蕴看着视频里的猫,怔忪良久,才回:【你把它们照顾得挺好。】

林照见:【要怎么感谢我?】

苏蕴实话实说:【等我工作赚到钱了再感谢。】

不光是他,还有黎裕民。

这几年承蒙他经济上的支持,她才能活得这样体面,不用寄人篱下,负债累累。

虽然黎裕民说:“这些钱在我眼里不值一提,你外公怎么说也是我的拜把子兄弟,救过我的命,我替他照顾后人是应该的。”

但是苏蕴还是想等工作了,送点儿什么谢礼表示一下。

至于林照见……

感觉欠了他好多好多,还都还不了的那种。

林照见只回了一个字:【傻。】

很快又说:【准备洗澡睡觉了,早点儿休息。】

苏蕴:【好。】

之后几天,两个人有默契地没有联系,苏蕴也非常繁忙。

除了修改策展论文,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大四上学期期末考试也安排出炉了,12月底,他们会提前考完, 1月份会进入实习期。

宿舍里有的人会在本市的文化馆、博物馆实习。

黄熙问苏蕴:“你真打算去上海实习?”

“嗯,在英国时,认识了一个上海的朋友,她让我去上海实习。”

“真羡慕,那你打算将来在上海工作吗?”

“不一定,要看实习情况。”

后来她把修改过后的论文发给林照见,大概他也挺忙,公事公办地回复了一些意见,苏蕴这才完稿,交给了范德昌。

……

元旦假期,苏蕴去了上海。

上海的气候阴冷潮湿,偶尔还下场小雨。苏蕴在公司附近找了单间公寓,在看不见阳光的阴冷天色中,开始了实习生涯。

她在陈安宁的介绍下,进了那家很大的文化公司做实习生。因为有出国的经历,又有协助大佬的经验,所以苏蕴分在外联组,与国外的客户进行联络,最好能开发到国外知名的画家来沪办展。

这座城市一向充满着小资情调,对艺术画展的消化力比较强,所以这类业务还是充满前景的。

实习生的压力很小,不知道是不是在国外待久了,还是艺术审美品位被那位大佬熏陶了出来,苏蕴的工作能力还挺强的。

陈安宁是海外市场部的经理,直夸赞:“苏蕴,你再努努力,积累积累经验,只怕就能做独立策展人了。”

苏蕴淡淡地笑了笑。

独立策展人么,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这个地步,她当然是很欢喜的。

当初因为经常跟着林照见去博物馆,又泡历史系的实验室,潜移默化地,在报考专业时也选择了历史方向的专业。

但她认为自己骨子里更渴望自由,并不适合在博物馆里上班,更喜欢干灵活的工作。

策展是其中之一。

做独立策展人,更是人生理想。

然而独立策展人,没有一点儿背景、资源、名声,真的不是寻常人能干的。所以苏蕴只在心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敢妄自认为自己马上就能成功。

今年春节在2月,1月下旬,公司发布了放春节假的通知。

晚上聚餐时,同事们都在讨论过年的事,苏蕴有些黯然。

她真的没有想好在哪里过年,回菱城的话不光是来回有些麻烦,更因为继母谢红霞也再婚了,和苏敏、苏浩的感情也非常淡,她纯粹是个多余的人……

只是因为苏敏升了高中,人懂事了一些,时不时会在微信上跟她聊聊人生理想什么的。

至于回北京过年……

黎裕民视她为亲外孙女,她三年没回过北京,确实说不过去,怪不得那天林照见会说她没有良心。

正思索时,林照见发来信息:【有空的话回趟北京吧,黎家老爷子住院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